《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视点:
大学应肩负起科技引领社会的责任 学生记者 翟莉蓉

   期次:第524期   作者:翟莉蓉   查看:30   

  随着科技活动周的开展,我校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免费向社会开放,让人们感受到实验室魅力的同时,也深感科技的精妙绝伦与创新的使命。科技创造了美好生活,手机、电脑、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互联网等无一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可是每一小步前进的背后,总是学者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与汗水。从工业时代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也从社会边缘走到了社会核心,大学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土壤。
  我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现在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发表科研论文第二多的国家。虽然科研产出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什么束缚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制约了自主创新和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
  教师为职称,学生为毕业而生产出来的论文现象仍然在持续……而真正有益的科研,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真正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
  把一个想法变成实践,甚至最终实现产业化,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晓安教授领导研发的喷水无墨打印技术解决了传统喷墨打印机耗材昂贵、墨盒堵塞频繁更换的难题,这项原始创新技术不仅极大降低了打印成本,还实现了“绿色打印”,成果一出即引发全球轰动。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明哲教授及其团队研发的发明专利“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板材无模多点成形压力机,该装置已在国防、建筑、高铁及医学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这项走在国际前列的技术,从着手研究到如今历经了整整20年。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不仅是吉大的校训,更是科研工作者的精神追求。“求实”意在坚守,要踏踏实实做学问,端正学风,不急功近利,能耐住寂寞,潜心耕耘。“创新”意在进取,要敢想敢做,不断钻研,同时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创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青年人正是创新的主力军。
  无疑,深化科技改革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提升科技实力的根本,科学高效的平台才是创新孕育的温床。大学要推动科技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产学研结合,引领社会科技进步。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67次访问,全刊已有36120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