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蝉纹“美”字小鼎

   期次:第529期      查看:59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鼎在古代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燕享等各种用途,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具,在古代社会中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者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等级越高,使用的鼎数越多。
  此蝉纹“美”字小鼎,通高16.4厘米,口径17厘米,重2021克。三柱足,双立耳,侈口束颈,鼓腹圆底,器物外饰上部为外卷角型兽面纹,下部为蝉纹,纹样古朴浑厚,以此断为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的作品。晋·郭璞有《蝉赞》云:“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是说蝉有出污秽而不染,吸晨露而洁净的天性。可见,蝉纹被广泛的用于青铜器纹饰,可能代表有饮食清洁之意。
  在器物内部有一个“美”字族微,已经被抽象成一个人形符号,酷似舞蹈中的人,线条结实而不失灵动,造型简约、意趣盎然,表达了商周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
  目前在我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中仅此一件,是我馆青铜器中较为珍贵的一件小鼎。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897次访问,全刊已有362844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