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冰桶挑战”:娱乐作秀还是慈善公益?

   期次:第536期   作者:学生记者 刘日亮   查看:37   

  冰桶挑战赛,全称为“ALS冰桶挑战赛”,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然后该参与者便可以要求其他人来参与这一活动。活动规定,被邀请者要么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要么就选择为对抗“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这种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目前“ALS冰桶挑战赛”不仅在全美科技界大佬、职业运动员中风靡,也在中国得到广泛响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名人参与其中,社会各界的讨论也日趋火热。名人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其号召大家关注“渐冻人”疾病、投身公益的力量不可小觑;但是,也有人质疑“冰桶挑战”娱乐色彩浓重,公益的外表下裹挟着商业利益。那么,我校的学生们对此有何看法呢?从公益出发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颍同学认为:“当下是新媒体时代,运用互联网发起并传播‘冰桶挑战’,能够使‘渐冻人’得到最迅速、最广泛的关注。公益在新时代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和诠释,不失为顺应潮流的好方法。况且,大多数名人们不仅接受挑战,更捐钱支持,将公益落实到了行动上。”来自临床医学院的姜婷也提出了她的想法,“表面上被娱乐化的‘冰桶挑战’实则传递出一种坚毅与乐观的积极精神,不论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都勇敢接受挑战,并且在挑战过程中微笑面对,无形中传递出了积极坚强的信号,鼓舞着‘渐冻人’和其他人乐观面对困难。”
  对于此话题,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钟声则从“娱乐与严肃何者更易于接受”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这个时代本身就奉承‘娱乐至死’信条,引起公众注意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入娱乐元素。太过严肃的主题只会更快地淹没在娱乐浪潮中。”这一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是全无道理,严肃与娱乐的选择在场合、话题、发言人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也会不同,没有非常固定的模式,但是也不是随心所欲,我们都还在探索,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他还提出了自己对这项活动的建议:“在录制视频时加入知识问答环节,让人们不止知其名,更了解其内涵。”过度娱乐化“‘冰桶挑战’对挑战者的健康是否有影响?大众是否只是充当了聚焦于各色明星粉丝的角色?‘冰桶挑战’吸引的关注者中,看客多还是行动者多?”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诺同学提出了这些疑问,她说:“活动固然引起巨大反响,粉丝们也纷纷摇旗呐喊为自家明星助威,但在众多转发与评论中,真正关心‘渐冻人’的言论少之又少,人们的焦点大多局限于已经接受挑战和还未接受挑战的明星名单上。我呼吁:慎用名人效应,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唐雯也对此活动的影响表示担忧,“‘冰桶挑战’将原本鲜为人知的‘渐冻人’迅速拉到舆论风暴中心,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公益与帮助他人,而后衍生的‘泥桶挑战’、‘侧颜挑战’却逐渐让人们忘记了活动的初衷。明星制造话题,粉丝盲目跟风,而深究公益内涵,确实有所行动的人少之又少。慈善应付诸行动而非虚张声势,过度娱乐化的慈善行为不仅对‘渐冻人’无益,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衍生的思考“成功的慈善宣传”是哲学社会学院的曾晋同学对“冰桶挑战”的评价。“在我看来,慈善不怕虚假化,而怕过度道德化。当许多人占领道德高地时,社会会陷入道德判断的泥沼,从‘娱乐至死’转为‘批判至死’。毕竟慈善不是两袖清风就能做到,人们在挑战中获得乐趣,同时慈善得到了宣传,这是一次对利益与善心的平衡点的把握。批判者们看似正义的道德批判,试图将慈善定义为严肃和不食人间烟火,这才真正值得大家思考和警惕。”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马卓尔认为活动的利弊应由“渐冻人”患者决定,“‘冰桶挑战’的确成功地吸引了人们对罕见病的关注,但同时娱乐炒作也为患者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渐冻人’患者们是否愿意以这样的方式被关注和帮助,是这项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建设工程学院的梁晓敏对“浇冰水”这一行为的安全性提出了疑问,“公益不是浇一桶冰水就能证明,而且,浇冰水的行为是否会对挑战者的健康带来隐患,人们也不得而知。应该提倡在不影响自身健康安全前提下的公益行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生们对于“冰桶挑战”关注和思考各有不同,无论是从活动自身的性质和影响出发,还是从活动以外衍生的问题出发,都可以看出大家有着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想法。但是,就如同其他引爆过舆论的话题一样,“冰桶挑战”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新的话题不断填补着人们的茶余饭后,新的交锋不断丰富和撞击着人们的思想。但是,无论话题如何更替,公益都会源源不断填补着人们的生活,公益活动中的名人效应更不会逐渐衰亡。有时候,娱乐作秀与慈善公益看似对立的外表下,并不是水火不容、非黑即白的明确关系,二者的交融也会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在我看来,只要娱乐作秀没有突破慈善公益的底线,而且推动了公益事业踏实、有所作为的发展,适度的作秀也会成为公益思想和行动的间接推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呼吁更多可以伸出援手的人。毕竟,爱屋及乌,因为名人效应而投身公益的普通人确实不在少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自我也会得到快乐。积跬步以至千里,每个人帮助他人的小小行动,积累起来都会为慈善公益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们的幸福生活迈出大大一步。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927次访问,全刊已有361751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