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声世界奏出的人生交响乐

———记我校2014 年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万琳丰
   期次:第551期   作者:学生记者 邓诗雨   查看:64   




  假如你的世界没有声音,那么你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假如你的世界失去言语,那么你的青春会有怎样的波澜?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自小重度神经性耳聋听不见声音,无法探寻声音的秘密,却用最朴实的“言语”谱写了一首辉煌的人生交响乐。他就是我校物理学院物理系三班的万琳丰,他以专业课平均分87分、年级排名前30的成绩获得了2013至2014学年励志奖学金和物理学院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交响乐里的人间真情……“我带着这些爱上路”
  一个5岁的孩子被查出患有重度神经性耳聋,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是一场灾难,对一个望子成龙的父亲而言更是一个晴天霹雳!“父亲对我很严格,虽然我的耳朵有些问题,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么我也不能放弃”,万琳丰回忆道。自从儿子被确诊神经性耳聋后,琳丰的父亲就一直在寻找各种法子治疗孩子的耳疾,大大小小的医院已经被这个焦急的父亲踏破了门槛,爱子心切,这位父亲甚至尝试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土方偏方———听说童子尿能治疗耳疾,颇有些“病笃乱投医”的父亲也尝试了。如今,万琳丰提起这些童年“良药”时,没有埋怨不解,更多地是对父亲的感念:“父亲懂得不多,但他在尽自己全部的力气为我寻找听到声音的希望……”
  不曾听过古老优美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吟哦,也不曾听过鲜活明快的儿童咿呀学语的声音,所有关于有声世界的真相都被挡在一层驱不散的云雾之后。幸运的是,万琳丰身边的朋友、老师都在帮助他,点滴之爱汇聚成海滋养着他的精神世界,支撑着他一路向前。十载寒窗,在几乎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承受着翻倍的压力,每一个深深嵌在路上的脚印都是他“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完美诠释。2013年的秋天,一个收获的季节,他从老家河南来到了一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北方城市,长春;一所欣欣向荣的知识殿堂,吉林大学。
  父母之爱、亲友之爱、师长之爱,一路陪伴着他、支持着他、鼓励着他,凝聚成了他前进路上超越理性的原动力。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有时候身边同学看我的眼光会让我觉得有点难过,虽然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出于恶意,都是在关心我,但还是有点难过”,当记者问及感触最大的问题时,万琳丰答道。
  大一刚开学的军训,听力有障碍的琳丰本可以免训,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坚持训练。不怕吃苦,不怕流汗,听不见口令就仔细看别人怎么做,最终他收获了“军训训练标兵”的荣誉称号。这是他进入大学的第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证明、一种宣告:你们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抱着这样的信念万琳丰开启了他的大学征程。
  谈起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他坦言“我的生活其实很平淡。我上课听不见,就只能天天泡图书馆,努力把上课听不见的东西补回来”。他一直记着父亲的教诲“你并不特殊,只是有时听不见而已,听不见的那部分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弥补”。步入大学,不少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自由”与“幸福”中渐渐忘记了当初奋斗的理由,但是万琳丰没有。他始终牢牢记着自己的目标,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早上6点半上课,中午午休半小时,晚上11点睡,从来不熬夜。课堂上认真上课,课后勤奋学习。平时学得扎实,考试前在周围同学都拼命赶工的时候,他反而学得比平时更加轻松,最终取得了专业平均分87的好成绩。
  至于各种社团活动,万琳丰也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吉大,他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心绪”手语志愿者协会。他深感聋哑人在无声无息的世界里孤独生活的痛苦,为了帮助这些朋友,琳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手语。现如今,他已经可以用手语娴熟地与聋哑人进行交流,和他们一起聊聊天,提供精神营养品。这是爱的双向传递。
  “时光恰恰好,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你”。大学———三尺讲台执鞭执教的老师,偌大教室相邻而坐的同学,来自天南地北的新交旧友……一座普通的城,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你跟身边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你不比他们差什么,他们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父亲临别时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他确实做到了。
  “如果我能听见”
  “我想给朋友们打电话,和他们畅快地聊上3小时。我要听听鸟儿是怎么叫的,听听收音机里放的什么,听听那些音乐奏的是什么。我还想唱歌———我听不清所以唱歌总是跑调,听力好了,那我唱歌也能好听了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是对万琳丰而言一声电话铃响都是奢侈。他也曾有过迷茫不甘,为什么大家都可以正常的交流而自己不行?为什么大家都可以有说有笑还时常抱怨周围太吵,而自己连“太吵”的含义是什么都不知道?能清晰地听到亲人朋友的声音,山间小鸟清脆的鸣叫,喜欢的歌手充满感情的歌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或许正是不曾拥有,所以他更加懂得声音的珍贵———藉由声音传达的那份情感的珍贵。父亲母亲的絮絮叨叨“学习怎么样?在学校日子过得怎么样?”,大部分同龄人或许会感到不耐,敷衍地应付两声就挂了电话,但万琳丰不会。他懂得别人对他付出的耐心是多么可贵,尤其是生养他的父母,更是付出了无数心血,所以他也会用同样耐心对待父母,努力分辨电话那端父母的声音,去回应父母的爱。
  有的人虽然拥有听觉,却失去了欣赏大千世界里千百种声音的心性;而有的人虽然失去了听觉,却拥有一颗更强烈、更敏锐的感知世界的心可以“聆听”。假如可以听见,这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又该是以怎样的姿态呈现?他在这个世界中又该展现出怎样的风采?
  “我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听见,那几乎无所不能了”,万琳丰玩笑道。古语有云“先破后立”,前20年的“破”已锤炼出他足够坚韧的心性,未来指日可待———“我愿为科学奉献一生,哪怕荆棘遍地、前路崎岖”。他秉承着吉大人“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精神,与真理为友,与知识为伴,为国家、为世界服务。科学的世界需要一点“冷板凳”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方能在一方天地里努力耕耘有所收获。这个安静无声又充满了激烈争论的世界正等待着他。
  “此时无声胜有声”,以爱为谱,以恒为弦,这是无声世界里奏响的生命华章。一首生命交响乐,悠扬且华丽,绵延不绝……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307次访问,全刊已有362706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