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梦为马 彰显法律荣光

———记2014 年我校十佳大学生朱贝妮
   期次:第533期   作者:学生记者 杨金慧   查看:25   




  自迈入大学以来,她便立志成为一名卓越的法律人才,为祖国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始终铭记“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在大学生活中把握每分每秒、坚持全面发展,在学习、科研、学生工作、志愿服务、文学创作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她就是我校法学院法学专业8班朱贝妮。
  博学审问,寻法律之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朱贝妮就像是一朵人间的四月花,人们只艳羡其总成绩排名法学院年级第三,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吕振羽奖学金、东荣奖学金、三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以优异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且连续3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的突出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她大学4年间的刻苦努力。
  “我也没有什么秘诀,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事半功倍。在我看来,课堂的听讲和考前的复习尤为重要。我从不翘课,并且常在课上用电脑打下老师讲解的内容,这样的“电子笔记”既保证了效率,节省了课下整理笔记的时间,也可以有效防止因为手写速度慢,字迹潦草而丢失老师授课的重点。”
  校园里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几倍的人依旧在努力”。朱贝妮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修学我校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第二学历课程,现已顺利通过8门专业课程及论文答辩,毕业即可同时取得我校法学和文学学士学位。现在的她已顺利通过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即将成功保送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法学的推免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轻松,准备过程是艰苦而漫长的,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反复的背诵。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在众多专家教授面前,唯有“胸有文墨”,才能保证迅速全面地应对考官的提问。”对刑法的深入研究加之正常的发挥,使她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考官的一致认可。
  朱贝妮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自大一起便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先后积极参与到2012年、2013年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和2013年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资助项目之中。她的论文《论网络文学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和《从浙江两起冤案平反看新刑事诉讼法对冤案的预防》也成功发表。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她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磨练了求索不息的钻研精神。
  乐于奉献,尽法律之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用这句话来形容朱贝妮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她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到我校党支部会议标准化教学示范活动之中,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法学院本科生分团委团校工作部部长,她参与了法学院新生辩论赛、模拟法庭竞赛等众多活动的组织工作,并协调法学院、行政学院等6院学生组织,成功举办6院联动团校培训活动,突出的工作能力与踏实的工作态度有目共睹。
  作为班级组织委员,朱贝妮团结同学,积极组织法院听审、南湖春游等班级活动,她所在2011级8班被评为法学院优秀班级,而她所在的寝室也被评为优秀寝室。在她任班级组织委员期间,热情投身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于工作中显现出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而来自同学的那些赞誉完全不逊色于“校优秀学生干部”“院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忙碌的学习与工作之余,她始终不忘以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大学4年期间积极参加普法宣传,义务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2013年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中,她作为一名志愿者接待了来自台湾各地10余所高校的百余位学生教师,与台湾学子结下深厚情谊,为两岸交流贡献了一份力量。在2014年第八届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她用流畅的英语和外国的法官交流,积极地帮助现场的参赛选手解决突发状况,在东北的寒冬里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和国内各高校参赛选手送去了温暖。
  琴棋书画,展法律之翼为号召广大学生党员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她身体力行,积极参与校(院)党委、团委所开展的“我的中国梦”“怀揣梦想,胸装未来”等主题征文活动,并通过对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实现途径的学习和研究,在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发表论文《以弘扬中国精神激励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畅谈了自己关于中国梦的理解。
  谱一曲诗情画意,唱一首荡气回肠。擅长古筝与声乐的朱贝妮,连续两年代表我校福建同乡会参加我校家乡风采展示联欢晚会,并斩获吉林省闽籍大学生联合会首届“Agogo杯”好声音歌唱大赛最佳人气奖。古有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相信古筝演奏达到业余九级水平的她,也能收获沉甸甸的友谊。
  写一篇斑驳岁月,撰一部快意人生。朱贝妮的长篇小说《玉碎》发表于腾讯网,网络点击量过百万,已于2010年9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同名网络广播剧现已推出预告,正在改编创作中。而目前,她正以我校文学院王洪(木斋)教授关于“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红颜》。“我希望毕业后能够成为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律人’。尽管很多人都认为法学与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逻辑,但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我热爱法学,也热爱文史,我会将这份热爱进行到底,带着不变的热情,写下自己心中的故事……”
  大学生活充满机遇、充满挑战,朱贝妮同学本着全面发展的理念,坚守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理想,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科研中求实创新,在学生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志愿服务中热心奉献,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色,她的事迹展现出吉大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全面发展的动人风采,激励着周围同学共同奋发进取、励志图强。我们期待贝妮同学进一步的精彩表现,也祝愿她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展锋芒,不仅在刑法领域有所建树,同时也在文学创作方面再创佳绩。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842次访问,全刊已有362742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