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设工程学院举行座谈会 讲好身边故事 践行南极精神

   期次:第559期      查看:212   

  编者的话:为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凝聚正能量,切实推动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在全校开展“讲述身边党员故事”活动。讲述吉大历史故事、发展故事和奉献故事,让我们不断感受吉大人的情怀,吉大精神的力量。
  本报讯(记者 刘飒)“地吹雪,雪漫天”……南极科考的一幕幕画面,冰天雪地里艰苦奋战的动人故事深深地震憾着在座的每个人。这是我校建设工程学院落实学校《关于开展“讲述身边党员故事”活动的通知》系列活动之向“南极精神”学习座谈会上的一幕。5月13日,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我校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帕维尔·达拉拉伊,学院和油页岩合作创新基地班子成员,参加中国第28次、29次、31次南极科考的张楠、范晓鹏、胡正毅、李冰、杨成、宫达6名队员及极地研究中心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建设工程学院院长孙友宏介绍了学院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帕维尔·达拉拉伊的过程、极地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南极科考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员张楠从考察行程、考察任务概况、现场工作情况、困难与挑战和未来规划,通过PPT和视频,形象生动地讲述了参加第31次南极科考的经历,再现了队员们在相当于雪域高原险象环生的南极不畏艰难险阻、敢打敢拼的精神。参加28次、29次南极科考的范晓鹏说,“这样的经历让我对荣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站在南极的冰川上深切感受到一个地质人、吉大人、中国人荣誉背后的份量与责任,所以,每次为了这种荣誉我们都是冲在最前面的。”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胡正毅感言:“我认为,南极精神和吉大精神有相通之处,都包含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第31次南极科考队员杨成、宫达也深有感触地表达了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意识带给他们的思考。曾经6次参加俄罗斯南极科考队的帕维尔·达拉拉伊教授介绍了自己参加南极科考的经历,并为我校南极科考队员能够在那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圆满完成深冰芯钻探任务点赞。
  听了大家的座谈后,杨振斌对圆满完成南极科考任务的师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对帕维尔·达拉拉伊教授率领的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参加中国南极科考的吉大全体队员,在远离祖国的风)南极,用扎实的工作、过硬的技术、默默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很好地诠释和丰富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和吉大精神。”他表示,要将南极精神、地质精神与吉大精神很好地融合,鼓舞和激励更多的师生和校友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他指出,这次座谈会主题明确、思想深刻,这也是学校党委开展“讲述身边党员故事”的意义所在,学校将挖掘其中的典型和感人故事,进行宣传和宣讲,让正能量在吉大校园中激荡。
  座谈会前,杨振斌专程看望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帕维尔·达拉拉伊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当询问到工作中的困难等问题时,他吩咐相关负责人要积极协调解决。杨振斌希望并邀请帕维尔·达拉拉伊到期后能续签留在吉林大学工作,他祝愿孙友宏教授、帕维尔·达拉拉伊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南极深冰芯钻探中大有作为,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取到南极冰下基岩的团队。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898次访问,全刊已有352017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