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风雨兼程逐梦人 孟 莹

   期次:第559期      查看:169   










  马银龙,我校建设工程学院2010级博士,金诚切削刀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不足十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团队一路追梦,披荆斩棘,直至他的创业故事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关注。相信他的创业故事对生活在校园的莘莘学子会有启发与鼓舞作用。
  马银龙的创业故事同许多人一样,是一部充满拼搏与汗水的奋斗史,但他的故事又与许多人不同,因为细数点滴,梦想的光芒熠熠闪耀。
   磨剑十载一朝
发2004年,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马银龙如愿考入我校建设工程学院勘查工程专业学习,彼时,“创业”距离他仍然是一个十分遥远的词汇。本科阶段,他摒除杂念,专注学业,最终成功获得了我校保研直博的机会,这让他可以继续徜徉知识的海洋,追寻更为深远的学术梦想,也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契机。
  2008年,马银龙进入导师孙友宏教授的课题组进行研究生学习,在这里,他看到了课本上单调的技术指标与计算公式转化为一项项极具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感到了课堂上单纯的知识讲授与案例学习可以转化为一件件在身边真实上演的故事,这让他了解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的广阔前景。课题组有很多的科研成果,都是经过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研发、制造出来的,在国内,有些在国际都是非常先进的钻探机具、钻探装备,但项目验收后大多数都停放在实验室,导师在与学生们交流的时候,总是希望这些好的科研成果可以服务钻探行业,所以进入研究生学习期间,马银龙萌生了让课题组的成果走出实验室的念头。
  2010年4月,得知长春市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即将举办的消息,怀着“获得经验,收获快乐”的初衷,马银龙与本学院的王四一、张献振,在学校、学院和导师孙友宏教授的鼎力支持下,凭借着“高效耐磨仿生金刚石钻头和刀头”项目,一路过关斩将,闯过了初选、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最终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一举夺魁,荣获了本次比赛的惟一一个一等奖。回忆起当时参赛的点点滴滴,马银龙至今仍是感慨良多。从创业计划书的入门写作,到商业实战的模拟角逐,从素质拓展训练到决赛现场答辩,将近5个月的比赛过程中,马银龙不仅了解了公司经营操作的具体流程,也懂得了团队合作所能创造出的巨大力量。也正是此次比赛,让马银龙的团队获得了20万元创业基金,加上家里赞助的两万多元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筹集到的一部分钱,他已有了让梦想启航的第一笔基金。同年8月,在高新区青年创业园的全程指导下,“长春金诚切削工具有限公司”在长春市高新区锦湖大路正式注册成立。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其间的质变是他用汗水一点点转化的,这其中的付出也许难以计数,但如今拼搏的成果已足以让所有的困难与挫折对他刮目相看。
筚路蓝缕克艰险
公司成立伊始,仅有的员工便是与他一同创业的几个股东,几个陪伴着他一路走来的好兄弟。对于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20多万元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购买了必要的机械设备,租用了办公的厂房,第一笔创业基金已所剩无几。就这样,他开始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潜心打拼,朝着共同的梦想载梦前行。
  随着公司的运营逐渐步入正轨,马银龙开始为订单四处奔走。为了宣传公司的产品,打开市场,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去过漠河,到过本溪,也下过900多米深的煤洞,参加了2011年第十四届北京“科博会”和2011年第二届长春“创博会”,也积极抓研发、生产。2010年9月30日,马银龙接到了去黑龙江漠河做实验的任务,而已有的钻头不能满足实验的条件,他便和师弟李小洋利用3天的时间,加班加点地将钻头加工好。随后,便带着钻头坐上了开往漠河的火车。从长春出发到达实验地点需要两天时间,因为钻探施工场地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大兴安岭林区,到达漠河县还要坐几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试验场地。此次仿生钻头的作用就是配合取样器进行天然冻土层可燃冰的勘探取样工作。这两只仿生钻头也是他们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批产品,为了得到钻头在现场试验的第一手数据,马银龙选择亲自带着仿生钻头赶赴钻探现场。
  到达目的地的第一天晴空万里,第二天气温开始下降,第三天便下雪了,而且不到一天的时间雪就没过了膝盖。吃的是大锅饭,烧的是火炉子,住的是帐篷,夜里睡觉有时都会被冻醒。当时,怕大雪压倒帐篷,所以不到一个小时就要打扫压在帐篷上的雪。虽然条件很艰苦,但还好这并没有影响到试验。由于雪很厚,有时风吹得睁不开双眼,再加上穿着厚厚的棉衣,所以,走路特别困难,可以用“寸步难行”来形容。但马银龙却很感恩自己能有这样的经历,不仅因为试验的成功让他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订单,亲身体会到过膝的皑皑白雪,观赏大兴安岭浩瀚的林海,这些都是他在体味创业的艰辛过程中的意外收获,也必将成为他一生中的宝贵财富。
青春无悔创新路
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由2012级商学院的尹曌天、崔景汉、蒋润南和2013级建设工程学院的邢立东等九人组成的“金诚”团队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金奖,这次比赛对企业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仿生钻头在全国的视角下得到广泛关注,对公司的推广和发展是很好的助力,也是通过这次比赛,让马银龙结识了更多的创业伙伴。尹曌天是我校2012级商学院的本科生,大二时,她通过个人关系认识了师哥马银龙,了解到师哥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并且同为吉大学子,愿意为师弟师妹们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平台,考虑到自己学习的是财务专业,更偏重于实践性,于是她加入到师哥的团队当中想锻炼自己。初到金诚削刀具有限公司,这里不大的厂房、高端的产品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感觉到这种自主创新的高科技公司所具有的广阔前景。在企业的实习让尹曌天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多地在实际当中得到印证,并在实际实务中补充一些理论知识,而在与他人共同工作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也让她了解到了团结的力量。
  在与马银龙师哥接触的过程中,尹曌天不断被其踏实肯干、执著坚韧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影响着,筚路蓝缕的创业,不舍昼夜的奔走,勇抓机遇的果敢和坚持不懈的拼搏,也许正是拥有了这些品质,让马银龙在众多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我校视察,马银龙和尹曌天作为学生代表,得到了与总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与总理的短暂交谈在两位年轻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而回忆起总理对他们的殷切嘱托,也让他们更加充满坚定前行的力量。总理能够关心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刚刚起步的科技创新企业,是总理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是对自主创新的极大鼓励。总理短暂话语中的真切勉励,也让马银龙决定要切实将企业做扎实,将自主创新做强,力争为中国制造2025献出自己的力量。
  回望一路创业走过的艰难历程,这其间有欢笑、亦有泪水,但不变的是马银龙对于梦想的不懈追求,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让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一路披荆斩棘,使公司不断壮大成长,经过2年多的发展,公司从最初成立时的几万产值到现在的100多万产值,包括4个股东在内,公司现在已经拥有15名员工。对于公司的战略发展,马银龙也已有了明确的规划。在第一阶段,公司将陆续研发出结合高效耐磨仿生技术的各标准规格产品,包括中、小型规格以及需要高新技术支持的大型规格产品,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应用流水线生产模式,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将由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低的地质钻探领域逐步晋升到利润丰厚、技术含量高的石油钻进领域;在第二阶段,公司将创新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技术团队进行定制化生产,建立30家生产网点并连接成地域间网络,扩展产品类型,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影响力;在第三阶段,公司的各产品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除继续在各网点生产产品外,公司将积极吸取外国产品的精髓,学习外国先进设计理念,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对生产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研发,打造品牌形象,逐步进入海外市场。
  “创业过程就是一个磨练自己,证明自己的过程,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自我证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一种尊重。但是创业一定要基于两点才会有成功的希望:第一就是自己的专业,从事自己熟悉的领域和专业相关的方向;第二就是出于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快乐,那么对于成功必将是事半功倍的。”这是马银龙对“创业”作出的诠释,而他也用实际行动为这两个字填上了属于自己的注解。“专业、诚信、坚持”是他所认为的创业中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正如人生是一条充满悖论的左右为难的道路,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对于岔路的判断,也许我们不得不放弃已有的成绩,也许我们面临的是一段完全未知的旅程,但只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不放弃那份执着于理想的风雨兼程,便一定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创业正当时,他一直在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作者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894次访问,全刊已有351948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