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地中绽放的科技之花 ———记2014 年吉林大学十佳班级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记者 刘磊

   期次:第560期      查看:41   




  带着几多憧憬,几多梦想,在2011年那个青春最美丽的时节,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32名热血青年相遇在吉林大学,相聚在地学部的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他们要书写一段属于6班的传奇故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3年来,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成功之花,收获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他们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去传递爱心,收获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回忆;他们用自己的双脚去攀登科学的山峰,收获的是实践带来的快乐;他们用微笑去面对挫折,收获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他们用行动去践行誓言,收获的是无怨无悔的青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奋斗,拼尽全力绽放
当你走进这个班集体,一定会感受到这个班级浓浓的学习氛围。宽敞明亮的李四光教学楼中总有他们努力与拼搏的身影,这里留下了他们勤恳坚定的足迹。课堂之上,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地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课下,他们团结互助,争取让每位同学遇到的困难都得以解决。
  班级入学之初就成立了学习小组,每组选出组长带领学习,激发各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平时,遇到学术上的难题,组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期末时,班级的学习委员统一搜集复习资料,督促同学们学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6班的同学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无法阻止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无法阻挡他们不断学习的脚步,这个热爱学习的班集体成为了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年来,全班5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5人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5人次获得校级一、二、三等奖学金,16人次获得单项奖学金,另有8人次获得博世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社会奖学金。班级英语四级通过率100%,英语六级通过率71.88%。8名同学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3名同学被评为2015届优秀毕业生。
  “天道酬勤”———6班学习成绩一直位居学院第一,在这样骄人的成绩下,6班同学给人的印象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朴素谦虚。入学以来,在6班浓厚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在学习小组长的促进下,班里每个人都立下了长远的志向,他们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着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清楚学习对于一个当代大学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希望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钻研,只为绽放不同的色彩
初入大学,6班的同学们都有着一丝迷茫与不安,对于即将学习的专业可能不是太了解,对于之后的大学四年究竟该怎么度过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刚步入大学的他们并不清楚该怎么迅速地融入大学生活,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为此,辅导员朱宇老师多次组织班会,与同学们交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鼓励同学们多参加科研创新竞赛活动,并强调“六个一”工程更是与同学们息息相关,让同学们一步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从此,他们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实践中去。
  在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不断地努力下,他们已经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他们不仅从书本获得了知识,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中心校区的李四光实验楼和朝阳校区的地质宫的实验室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实验中,他们严肃谨慎,一丝不苟,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课余时间,他们聚在一起共同研究,相互学习。国家级电子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国赛)的参与者孙鹏琨谈起实验室可谓感慨万千:“国赛的时候,每一个参赛队伍都必须在3天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作品,从作品设计到器件选择,再到焊接器件和程序编写,最后调试作品,3天时间很紧张,但是我们之所以能完成,主要还是平时在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实验室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还提高了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验室的培养模式对比赛很有针对性,平时我们就是三人一个小组,每个人做什么在组队时就已分配好了,而且在实验室经过了长时间的磨合,到了国赛的时候小组成员之间都非常默契。实验室的老师们也非常辛苦,假期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实验室对同学们进行培训。”孙鹏琨回忆起自己和队友在实验室做作品的时候,有一次他们的程序编好了,电路板也焊接完成,可是就是不能实现预期功能,于是小组成员从程序、电路和器件选择三方面入手分别去查,最终发现是把N沟道增强型MOSFET误用成了N沟道耗尽型MOSFET,没有了增强型截止电压的存在,电路自然不能正常工作。换上正确的器件之后,电路运行良好,问题解决,小组成员相视一笑,可是抬头一看,天已大亮,他们又在实验室熬了一个通宵。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他们不害怕失败,越挫越勇,刻苦钻研,在科学研究中为自己的大学时光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6班同学以学院电子科技协会为平台,以学院“六个一”工程为核心,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三年的科研学术成果可圈可点:全班共有30人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其中国家级4项,校级6项;72人次获得各级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奖项,其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组、吉林省一等奖1组、吉林省二等奖4组、吉林省三等奖2组、校级奖项共47人次;16人次在各级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奖,其中全美数学建模成功参赛奖2组、吉林赛区省级二等奖2组、校级三等奖3组。在研究过程中,同学们写出的多篇学术论文,分别被EI核心检索、国家科技核心期刊以及院刊收录。
   团结,百花齐放共筑美好
有人说:“相聚是一种缘分。”的确,同学们在6班相遇相知,相亲相爱,共同进步,共同营造出了6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刚刚来到大学时,南方的同学初到东北,很不适应东北的环境,不少同学因此而生病,本地的同学经常去关心他们、安慰他们,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东北的环境。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同学们渐渐习惯了北方的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久前,班里的付华同学受伤了,行动不便,同学们都主动去关心,尤其同一宿舍的同学天天帮忙打饭。他们说:“我们6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所有人都是家庭成员,我们心在一处。”
  大学生活虽然学习紧张,但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促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班级时常举行班会,班导师和同学们沟通,同学们也彼此交流心声,诉说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大家一起帮忙解决。同学们经常聚会、春游,放松心情,尽情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些游戏,讲些笑话,班里的才男才女即兴表演节目,这些都构成了他们永恒的回忆。
  忆往昔,他们激情澎湃;看今朝,他们信心满怀。凭着永不满足、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6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而在这其中他们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成功和经验也将会给他们注入更大的动力,不断的激励着6班全体同学,带着更加高远的梦想和追求,在未来的征途中扬帆起航,奋勇前行,去实现他们人生的更新、更大的跨越!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082次访问,全刊已有362449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