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非音乐专业公选课 《民族器乐欣赏》教学实践展演:
从公选课到逐梦国乐

   期次:第561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家彬 学生记者 贾惠淇 罗璇   查看:35   


董晓彬赴云南拜访傣族著名葫芦丝演奏家龚家铭


  葫芦丝巴乌协会学生教授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吹奏巴乌


乐队排练


  一首首舒缓优雅的巴乌独奏曲《渔歌》、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丝竹乐合奏《美丽的凤尾竹》的旋律飘越吉林大学中心校区音乐厅洒满校园,人们从驻足聆听,到抑制不住音乐的诱惑,将容纳200人的音乐厅填满。
  与以往不同,这里举行的并不是毕业季音乐专业学生汇报演出,而是吉林大学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公选课《民族器乐欣赏》教学实践首次展演。
   唤醒学生儿时梦
她一直相信,民族音乐是极具魅力的。
  “许多大学生从小就有一定的音乐兴趣和基础,却因为后来不断的层层考试,让走入大学殿堂的普通大学生没有更多机会接触。假如有人能给他们讲授音乐专业的知识,点拨他们内心的热情,定会再次唤起他们的音乐梦想。”怀着这样的初衷,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刘哲于合校初期申请开设了全校公选课《民族器乐欣赏》,帮助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让学生理解地更加清楚明白,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课件来演示乐器和音乐作品的结构,把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视听对比,运用心理学、史学、哲学、美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欣赏课交融贯穿,将采集到的高水平音乐会、名家讲座等音乐前沿信息第一时间与学生分享,邀请音乐专业师生来公选课上现场演奏,经常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使课堂内容丰富而生动,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唤醒他们儿时对民族音乐的向往。
   用国乐灌注大学时光
“喜欢一个东西,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它迷住,觉得大学时光是一种享受。”数学学院即将毕业并且通过了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连读考试的学生董晓彬,对这门公选课情有独钟。
  初中时刚接触葫芦丝的董晓彬就迷上了它的声音,但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始终没能系统的学习。而第一次在《民族器乐欣赏》公选课上听到巴乌曲《渔歌》时,他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瞬间被点燃,一下子就唤起了内心对民乐的热爱。课后他马上买来葫芦丝和巴乌,一面向老师请教音乐专业知识,一面开始自主学习。学校没有专门教授葫芦丝、巴乌的课程,他就自己对着视频和图片练口型、正发音。“那段时间内心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对民乐的热情不停地往外涌”。公选课晚上6点半开始,他总是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教室,把自己一周精心收集的民族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数百人的教室中弥漫着悠然的民乐之声。从大一直到大四,他旁听了我校开设的几乎所有音乐类公选课,他把近一半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对民乐的学习与实践上。
  2013年暑假,董晓彬通过做家教、兼职攒足了路费,只身一人奔赴葫芦丝、巴乌的发源地———云南。散落的村寨、质朴的民俗、善良的傣族人民、慈祥的耄耋艺人……董晓彬感慨着,“这是一份民族记忆的传承,更是一份国乐文化的代际交替”。带着这份感动,回来后他更加坚定了学习葫芦丝、巴乌,推广国乐文化的信念。
   追乐路上不单行
在追逐国乐的旅程中,董晓彬并不是单行。
  2012年,在数学学院和授课教师的支持下,他成立了吉林大学首支国乐协会“葫芦丝巴乌协会”。由于葫芦丝、巴乌属于小众的少数民族乐器,刚开始社团只有几十人,但是每一个同学都是对民乐非常喜欢、非常有兴趣的,其中许多人都是选修过《民族器乐欣赏》课程后慕名而来。协会聘请刘哲做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传授学生们音乐实践演奏知识。从创立之初,协会成员们的互相鼓励,老师的帮助,到后来协会的会员发展越来越多,校园里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同样,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3级学生张智俊在选修《民族器乐欣赏》课程后,也深受启发,于2015年成立了第二支国乐协会“笛箫协会”,邀请全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杨兆华担任指导教师,还得到了吉林省民族乐团国家一级竹笛演奏家陈立新的大力帮助。
  “希望通过我们把民族音乐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张智俊说,无论是为武术协会表演现场配乐,走进社区给老人义务表演民乐,还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协会在每一个平台上都努力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真正地融入平常人的生活。
  每每想到这些,张智俊的脸上泛着无尽的梦想和信心。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306次访问,全刊已有361558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