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球转动起一流体育前行的车轮 ———我校乒乓球代表队发展纪实

   期次:第561期   作者:学生记者 张健智   查看:261   








  4月10日,我校乒乓球女队带着荣誉骄傲地走下中国乒乓球甲D联赛的赛场,此次,女将们以十战全胜的成绩折得桂冠。就在短短23天后,我校乒乓球男队又在有128支代表队角逐的乙A联赛上十一战全胜登顶。这已经不是我校代表队第一次征战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夺冠了。2013年11月的乙B联赛上,我校乒乓球女队就斩获全国冠军,这是我校在全国乒乓球重要赛事中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也是吉林省高校在全国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这不是偶然,而是早有准备。”我校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佘彦说。曾经在比赛中,我校代表队不止一次获得过亚军季军的成绩,2015年联赛的大获全胜让吉林大学“一流的体育”梦想成真。
   无私奉献,浴汗拼搏斩殊荣
一定有人会认为我校体育代表队的成员只是一群每天只有无尽的训练和不断比赛的运动员。但事实上,组成这支乒乓球代表队的成员除了体育学院体育训练专业的学生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其他各个学院各个专业。
  我校乒乓球队教练郑志彬用了最朴实的话语解读了这样的一支队伍夺冠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和他们自己的努力有关,高水平运动员们进校时基础很好,但他们来到这里压力也很大,因为要在白天学自己的专业课,只能在课余时间训练。”高水平运动员们在入学前就已经是国家运动健将、国家一级运动员或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当他们选择了自己未来的专业后就要面临着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
  因为平时队员们还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课,所以平时的训练基本都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晚上同学们休息娱乐时,队员们在训练;周末同学做自己喜欢的事忙于自己社团工作的时候,队员们在训练;暑假同学们回家与父母在一起时,队员们在训练;甚至寒假学生享受着假期时光时,到了最佳集训时间的运动队却仅有10天左右的春节假期。
  女队队员董雪莹说:“乒乓球就是竞技体育,打赢不存在方法和诀窍,凭的完全是我们的实力。”实力一方面靠原来的积淀,另一方面也靠现在的努力。较高的基础并不能成为队员们懈怠的原因,他们白天要上专业课,在训练时间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队员们的体能消耗大就成为了球队训练急需攻破的一个难点。为此,郑志彬也对队员们提出了新要求:“以前你们在专业队里是在用身体去打球,现在在大学里我希望你们用头脑去打球。”用教练自己的话说,“用头脑去打球”就是要“用心去感受,全身心地投入而提高训练效率”。
  来自行政学院的女队队员张捷羚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白天要上自己的专业课,这和乒乓球训练肯定有时会冲突。有时训练紧了会耽误上课,上课任务重了也可能耽误训练。”谈起自己的希望,张捷羚想要的还是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
  基础的深厚和训练的努力让教练对这些孩子们非常放心。董)莹说:“即使到我们比赛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教练也很少增加我们的压力。”比赛前的集训中,教练也只是以跑步、平板支撑等方式对队员的体能加强训练。
  此次获冠军的男队队员于恒睿用这样的一段话作为自己QQ空间上的心情日记:“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们可以有两个简单的选择,回头去睡,继续做梦,或者起身追逐梦想,选择权在你手上。”梁可这样说:“常常训练乒乓球肯定会有感觉枯燥的时候,就靠坚持吧。”“坚持”———这样最简单的词汇支撑着所有队员把汗水洒在训练场上,把吉大的光荣与自己的梦想放在一起。
  佘彦说:“队员们作为吉大的一份子为学校争取荣誉,他们比其他同学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付出了更大的努力,这种奉献精神感染着吉大的所有同学。”与学生们相同的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练们,他们忘我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更为运动队长久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全国大赛勇得冠军外,2014年吉林省运动会上我校包揽了高校组男单、男双、男团、女单、女双、女团、混双全部7块金牌,在省运会上掀起一场“吉大旋风”。
   博文强体,学子未来必光明
“博文强体”是我校体育学院院训的第一句。对于运动员们来说,“强体”已经完成得非常出色,他们更加迫切需要的是“博文”———加强文化课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全方位提高个人的素质。“我们并不是在培养一名运动员,而是在培养吉林大学的一名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体育学院院长袁雷点明了我校在培养体育有特长的学生时的宗旨。
  我校招纳的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在进入大学前就具备了很强的身体素质和比赛能力,为了能够在文化上、在专业素质上得到深造,体育学院一贯重视“博文强体”,为此,一切训练不仅仅是为了出成绩而忽视学生们在文化课上的学习。在队员们以前的生活里,训练是生活惟一的主题,拿名次是人生惟一的目标。现在吉大让他们开启了新的成长模式。
  郑志彬介绍说:“平时周一到周五学生有课时都要求学生去上课,只有到了临近比赛时才会通过学院和教务处为学生请假。”所有的运动员们也和大多数吉大学子一样,面临着学分成绩的压力,考试周也要“泡”图书馆上自习甚至“刷夜”通宵学习。
  女队队员董)莹获得了所在专业学年第四的优异成绩,梁可则获得了运动训练专业学年第二的成绩,获得过国家奖学金,近日还完成了双学位论文答辩。“博文”理念正在被每位学生践行和实现。
  当被问到自己的未来是选择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还是自己强项的乒乓球有关的工作时,来自行政学院的张捷羚说:“都可以打算吧,具体看哪个方向更容易一些。”郑志彬介绍说:“我们这些练乒乓球的学生一部分从事了和乒乓球相关的职业,也有学生成为公务员或经商。整体的就业情况是不错的,前几年银行和邮政都会来挑人。”
   多管齐下,“吉大模式”兴体育
可以说,乒乓球项目上的“冠军如潮”是在我校多管齐下的“吉大模式”下完成的“吉大制造”。这种“吉大模式”就是不仅仅把体育作为项目来建设,而把它看作一种文化来弘扬。“体育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其实是学校体育文化的繁荣,为了更好地繁荣体育文化,学校首先选择了我们国家的国球乒乓球来发展。”袁雷介绍。今天,体育文化的先行者———乒乓球运动的突飞猛进又证明了“文化荣校”战略的成功。
  为了实现我校校长李元元“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体育水平”的设想,除了把体育项目提升到校园文化的高度来建设之外,学校也采取了多种实际手段提升体育水平。
  一流体育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体育设施和条件,学校也早有计划建造规模更大、功能更强、现代化程度更高的体育基础设施。在校友的资助和学校各方努力下,建筑面积近36000平方米的全新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将于2016年时落成。
  近年来,我校也一直在整顿教练队伍和管理队伍,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团队。在招生阶段,学校也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让报考学生用实力说话,通过实际的对战挑选出水平更高的考生。郑志彬说:“乒乓球队的学生基本都是从专业队退役下来的,如果拿一个省来说,队员被市队选上打到前几名才能进入省队,在省队打到前几名的水平没有被选上国家队,就会来报考我们学校。”可想而知我校乒乓球队队员们的基础水平已达到了多么高的程度。
  从基础设施到教练队伍,从管理团队到人才吸纳,多管齐下的“吉大模式”振兴了吉林大学的体育事业。
  乒乓球运动只是我校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竞技体育上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我校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以及国家级的赛场上都取得过较好的成绩。2014年,我校代表队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高水平组冠军。2015年,我校女子排球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锦标赛上获第二名,男子沙滩排球队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冠军赛高水平组第二名。2015年中国大学生CU-BA蓝球联赛北方赛区男女蓝首入前八。在吉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的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获高校组第一名。一切的努力、奖项与成就都在为吉大“一流的体育”梦圆而奠基。
  早在2012年李元元就指出,吉林大学要特别加强对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要在全校形成体育运动的风气。如今,体育文化也在吉大校园里流行起来。从阳光体育的推进到体育社团的壮大,无不体现着这一点。校运动会上,最夺人眼球的也莫过于几十个学院共同参加至今已成吉大传统的三路长拳、太极拳和大型舞比赛。
  昔日,“小球转动大球”已成外交佳话。今天,小小的乒乓球转动着吉大体育事业向前转动的车轮,转动着吉大学子们未来人生前进的车轮。它代表着吉大今天的体育成就;它让学生们像运动员一样始终奔跑在人生路上。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286次访问,全刊已有361306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