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术精理明 学高德峻 ———记吉林大学第四届师德标兵马富明

   期次:第578期   作者:学生记者 许小羽 艾润楠   查看:107   




  小资料:
  马富明,男,中共党员,1985年2月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硕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原吉林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吉林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兼任中国数学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长春市数学学会理事长。曾任《计算数学》、《东北数学》编委。现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数学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学术期刊《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高校计算数学学报》、《Com-municationsinmathematicalresearch》等的编委。
  一个好老师讲过的公式定理会体现在学生们满分的试卷上,一个好长辈的建议让晚辈受益终生。时至今日,还有学生忘不了他课堂上的经典案例,还有学生在陷入困境时从他的话语中寻找明灯,还有学生把他的嘱托列为用一生去遵循的信条。“每次骑车经过校门时,我会恭敬地下车,而以前我可能不会这么做,是他让我明白人应该要有敬畏之心。”一位本科生说道。他就是我校数学学院教授、2015年“吉林大学第四届师德标兵”称号获得者———马富明。
  学无止境,追求不息“儒雅”、“和气”,这是马富明教授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他50多岁,爱说爱笑,这让接触他的人倍感亲切。而眼前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还担任着我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他在数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
  马富明教授现今还在多个知名学术团体内担任重要职务,负责完成了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子课题、973项目子课题、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基金委与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多种权威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有人因此说他是一个天才,而事实上,这些与他在学术上永不停歇的追求关联更大。
  学生时代的马富明教授就非常好学,喜欢读书、向往学问,以至于对学校有学问的前辈充满了敬意。回忆过去,他在面对前辈的时候常常都会有种手都不知道怎么放的感觉,内心的尊敬不容许自己有一丁点的不恰当举动。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敬畏之情和好学精神,他从大学本科一直读到硕、博研究生,他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徜徉了整整十年,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不知道数学这样枯燥的东西为什么要学十年。他却觉得这里面的学问是值得自己一直钻研下去的。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去了德国做访问学者。那段时间在异乡做学问的他也有过迷茫和孤独。但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懂得学习的人总会不断前进。在那里马富明和一个德语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相遇相知,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他教留学生数学,留学生教他德语。这样相互的学习中他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也让他在坚持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路上不那么孤单。
  如今,虽年近花甲,临近退休,他仍然积极活跃于学术界,参加各种学术论坛,与全国乃至国外数学界的精英一同走在学术前沿,不断发现和研究新问题。在校任职期间,有学生问出了难题,他也会深入地思考并且查找很多资料,给出正确的答案,给学生讲课的同时让自己在学术上也不断延伸。平时在他的办公室里有着满满当当的书籍和论文,办公室的进门处的小黑板上也总被密密麻麻的演算占据着。马富明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不论研究什么学科都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永远只能了解到世界的一部分而已。因此,要想更好地了解世界,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业以言传,行以身教马富明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系教授,不光认真从事科研项目,更是积极参与学校的一线教学,常与学生们在一起。学术好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马富明教授在学术上的造诣为他的一线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在教学上,沿用了学术研究中的高标准严要求。
  在他的日程安排里,没有什么可以大过给学生上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原则是底线,必须严格执行,哪怕是天上下刀子,课程也不可以耽搁。最近一个月,他参加了很多外地的学术会议,四个周末有三个都在飞机上,但排在每周一早上的课他一定会准时出现在课堂上。他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却会定期反复修改、更新教案,讲课前仔细阅读教案,为讲课做好充分准备。他总是能把数学尽自己所能讲的浅显易懂,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知识,马富明教授也因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连续两堂课、近一个上午时间的教学过程中,马富明教授也要求自己充满活力。即使前一天的工作令他再疲劳,只要一站在讲台上他就会一扫倦容,立刻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来面对学生。上课时如有学生瞌睡,他就以自己的活力来带动学生,所以你常常见他面带笑容,声音洪亮,讲到重要处还会加上独特的肢体动作,精力充沛的样子格外吸引人的眼球。他那有磁性的声音被同学们戏称最好的“闹钟”,他的声音响起,潜伏在同学们身体里的瞌睡虫就只有纷纷出走。
  正如严苛待己这般,马富明教授对于学生也同样是高标准、严要求。马富明教授带出了近20位研究生,每一位研究生的论文都是厚厚的一本。这20本论文中,无一不渗透着马富明教授的严格,因为他不允许自己的学生交出不够理想的作品,按马富明教授的话说就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日后回顾论文成果时,觉得不够完美甚至遗憾。
  他的助教王老师曾说:“给马富明教授做助教比给别人做累多了,因为他要求严格,你总是会担心出错或者做得不够好。马富明教授改作业养成了在学生作业错误的地方写上原因理由的习惯,所以我们在给他助课的时候在这些方面也就需要格外认真。”
  马富明教授对待本科生的学习也同样是严格的。他注重基础,基础不牢固就会让日后的数学学习之路磕磕绊绊。因此对于那些不认真对待学习的学生,马富明教授从不纵容,绝不会在成绩上心软。马富明教授曾经明确表示过他不希望将来数学系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在成绩上是及格的,但是在数学道路上却是不及格的。
  将心比心,亦师亦友我们常说一个人被称为“大家”,不止因为他在学术方面上的造诣很高,更是因为他能在道德修养上成为我们的最好榜样。马富明教授在学术上有着很高地位,而在生活中,他与学生却是“亦师亦友”。
  马富明教授所带的《数学分析》是学生们进入大学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课程,也是从高中数学向大学数学过渡的重要课程。很多同学在第一学期难以适应这样的转变,成绩易出现落差。针对这种情况,马富明教授会及时召开座谈会,和还未适应大学生活的同学们展开畅谈,从心理、学习方法、生活上等方面为学生排忧解难。这让孤身来到大学里的同学觉得异常温暖、倍感亲切。
  对待研究生也是一样,马富明教授更是希望能走进学生中间。只要马富明教授有时间,他就会和学生们一起去食堂用餐,和学生们一起聊聊数学也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他会用心倾听学生们的想法也会说说自己的看法,在学生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时,他也会把自己的经验看法讲给学生,让学生不至于走了弯路。
  在马富明教授看来,老师与学生首先是师生关系。这意味着老师对学生有责任,把他们带入学术研究领域,扶持他们,直到他们能独立从事研究。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考研问题而犹豫不决,在马富明教授的办公室门前踟躇徘徊。马富明教授发现后,把学生带进了办公室和他谈心,让他由来时的愁眉不展变为离开时的从容欣然。对学生的细心指导和耐心帮助是马富明教授与学生们相处的基调,老师与学生既是师生也是朋友。相互关心,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个人的生活,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正是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们对他更加的喜爱和尊敬。
  一位本科生说道:“马富明教授是我认为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中的注脚,他讲的每一个问题都带着他自己独到的认知,并且引领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严肃又不失有趣。可谓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772次访问,全刊已有354026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