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书山有路勤为径,教书育人心作田 ———记2015 年吉林大学第四届师德标兵刘财

   期次:第581期   作者:学生记者 范佳欣 宋朝阳   查看:75   




  小资料刘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兼任吉林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所长、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吉林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地球物理学科评审组成员。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文章80篇,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8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专项、博士点基金、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攻关等项目50余项。
  一支粉笔,一面黑板,三尺讲台,三千学子,这是他的人生,也是他的全部。几十年来,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一字一符,是知识,也是对学生的爱。他,就是唐敖庆特聘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首届长白山学者,现任我校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
  大义孤勇学地质坚持自我不后悔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地质行业还普遍存在“偏见”。地质,在大众的眼中还是“锤子、罗盘、放大镜,天当被,地当床”的前途不明的行业,工作人员满山跑,既辛苦,又收入少。人民群众对地质的误解给地质工作人员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舆论压力。明明是读了大学,受过了高等教育的人,却依旧是日日扛锄上西山,月月奔波海天家。面对现实,刘财的很多同学都纷纷改学其它更为热门的专业,而他却依旧坚定自己的信念,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充实自己,为未来的腾飞做着准备。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专业发展前景的迷茫,他虽有过犹豫,有过怀疑,但更多的是坚持梦想,是蓄积力量,放手拼搏。那些年里国内地质行业不受重视,地质工作的艰辛、困难从未打倒他。他选择“蛰伏”,从不放弃。门门功课优秀,数学更是多次满分。凭借着优秀的学习成绩,他优先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蓄势待发,储备着自己的能量,当地质事业发展的第一缕春风拂过时,带着对地质的热爱与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带着多年来潜心科研的成果,敲响了地质的大门,成为学校破格提拨的第一批教授。
  谈起这段往事,刘财教授的眼睛望着窗外,淡淡地说着:“做一件事情,你要往最坏处去想,往最好处去努力。年轻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坚持自己的信念。”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所谓的雄心壮志,他所想的只是坚持,坚持自己所爱,坚持自己所信。当问及他对年轻人的期待时,刘财深有感触地说道:“年轻的一代应该更加清晰地认清自己的目标,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有计划地为这个目标做准备,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之时才不会与之失之交臂。在这个努力过程中,进一步确定信仰,并为之坚持。”
  以身作则谈教学诲人不倦育英才刘财着重强调:“老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流,唯有双向互动、及时交流,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在教学上,老师和学生,任何一个人想要唱独角戏都是唱不响的。”“教与学唯有和谐统一之后,才可以被称为教育活动,”这是他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对青年老师的要求与期待。
  青年时期,他凭借着一腔的热情走到教学岗位。1986年7月,因为成绩优秀,刘财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从那时起,他便站在三尺讲台,直到今日也不曾离开。那时,他教学凭借的是满腔热情。一方面,他埋头图书馆,疯狂地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他将自己的所见所识所得所想传授给学生,没有丝毫的保留。
  现如今,教学的过程中,他凭借的已经不单单是热情了,更多的是经验。科学是符合客观的探索,经验是来自于岁月的积累。课堂上的刘财,手边总是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样是他自己带的湿毛巾,另一样则是湿巾,湿毛巾是用来擦黑板的,而湿巾则是用来擦手的。因为担心粉笔灰尘会到处都是,影响前排学生听课,所以每每上课,他都会带一条湿毛巾;因为担心为他擦黑板的学生手脏了而影响下一节课,所以每每上课,他又会备上一包纸巾,久而久之,这成了一个习惯,湿毛巾和湿巾也成了他上课的必备品。仅仅一个细微的讲课习惯,就体现出老师对学生入微的呵护。
  现在,他更擅长引导式教学。“刚刚留校那会,我做的仅仅是教,而现在,我做的更多的是引导孩子们去学。”刘财这样说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财现在做的更多就是带着学生找到这位最好的“老师”。“知道跑道的直道多少米吗?”“100米。”学生们回答道。“标准跑道全长400米,弯道半径36米,直道每条86米,当你参加跑步比赛的时候,在哪加速在哪减速都要靠这些数据的。”知识就在生活中,刘财把生活场景放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在学与用的过程中,兴趣便产生了。“如果说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那是刘财老师帮助我们找到了这把钥匙。”他的学生这样说道。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刘财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更好地帮助学生进步。
  一心向学搞科研桃李缤纷满天下“没有渊博的知识作支撑,怎么引导学生走得更远。”当被问到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时,刘财这样回答。
  在科研方面,刘财教授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文章80篇,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8部,可谓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产学者。由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专项、博士点基金、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攻关等项目达50余项。
  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先后主讲地震勘探原理与方法、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勘探地震学和地震勘探新技术与新方法等本科课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定量地震学和地球物理信息处理等硕士课程;以及非线性地球物理学和现在信号处理等博士课程。刘财教授多年来培养硕士57名,博士23名;现在在读硕士生13人,在读博士生17名、博士后5名。从教近30年,他获得了学校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能获得的所有荣誉,斩获多个省市各级科技、教学奖项。
  当谈到自己的优秀学生如今已是学校青年教师的郭智奇时,刘财教授感到由衷的骄傲。在几年前郭智奇刚刚毕业时,刘财教授帮助他更好地选择了人生的道路,继续到国外求学,取人之所长,回国后育我方之学生。他指导学生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出国前夕鼓励郭智奇考取雅思成绩,正是这份成绩帮助郭智奇在数位优秀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今,他的学生回国从事着和他相同的职业,不停歇地哺育着优秀学子,这一切怎能不叫人热血沸腾呢?
  青丝熬成),桃李满天下。刘财教授任教近30年,把最好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这方讲台。30年,一万多个日夜,风霜染白了老师的头发,岁月的沧桑见证着现代地质史的风云变迁,也见证着刘财教授以心作田辛苦耕耘的育人之路。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018次访问,全刊已有354129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