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吴式枢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长举行

胡锦涛、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唁电 敬献花圈
   期次:第322期      查看:395   

  本报讯 (记者 段为)3月5日上午,天空布满阴云。海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校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吴式枢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长春殡仪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刘延东、李源潮、张高丽、张德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朱镕基、李岚清、吴官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等分别发来唁电,并以个人名义敬献花圈,对吴式枢院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吴式枢院士家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教育部部长周济,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等有关领导发来唁电、敬献花圈;我校校党委、校行政,校领导陈德文、展涛等,原校领导张文显、周其凤、伍卓群、刘中树、王文金,两院院士孙家钟、徐如人、沈家骢、宋玉泉、林学钰、邹广田、冯守华、任露泉以及社会有关科研单位、国内兄弟院校、科学界知名人士、学界同仁,吴式枢院士的生前友好、学生也敬献花圈、挽联和挽幛。
  上午9时,党委书记陈德文主持遗体告别仪式,校长展涛致悼词,吴式枢先生的女儿吴姚睿致词。
  长春殡仪馆西辰厅,挽联低垂,草木含悲,用鲜花编成的数百个花圈环放在大厅周围。吴式枢院士的遗像悬挂在大厅中央,吴式枢先生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之中,身上覆盖着鲜花。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濮、省政府副秘书长马勇明、长春市常务副市长姜治莹、副市长钱龙生以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我校领导陈德文、展涛、王胜今、李玉林、赵继、韩晓峰、张晓林、蔡莉、张向东、刘晓民、吴振武、杜莉,党委常委修俊兰、杨玉新,学校老领导伍卓群、刘中树、张福良、宫志忠、裘式纶,两院院士徐如人、沈家骢、宋玉泉、林学钰、邹广田、冯守华,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负责人等前往吊唁。来自国内外的各界人士、师生共计千余人参加了吴式枢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人们胸佩白菊花,缓步走到吴式枢先生的遗体前鞠躬致哀,并同吴式枢先生的夫人姚玉洁及亲友一一握手表示慰问。大厅里的 “学识著作流天地,风范长存学子心”“患难与共,志励秋霜;功成不居,冰清玉洁”“学识渊博,诲人不倦;呕心沥血,万古长存”等一幅幅挽联寄托着社会各界对吴式枢先生为人治学的敬意和深深的哀思。
  吴式枢院士1923年5月27日生于北京。1944年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父母在台湾,弟弟在美国,但他不顾导师挽留和亲人的劝阻,响应周恩来总理对海外科学家的号召,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由于学术成就突出,年仅28岁的吴式枢博士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学院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有为的教授之一。1952年起投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 (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事业之中,1958年又亲手创建了理论物理专业。1955年至1957年任系副主任,1957年至1984年任系主任,1984年后任名誉系主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呕心沥血,为吉林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五至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被中国物理学会选为中国资深的杰出物理学家之一 。
  吴式枢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多年来对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最早将壳模型理论应用于处理 μ介子和光核反应,取得了被学术界同行称为 “吴模型”的研究成果;吴式枢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慈祥可敬的师长,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鞠躬尽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受师生员工的崇敬和爱戴;吴式枢先生是激励我们投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旗帜与楷模,具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具有坚持真理、严谨求是的崇高品格,具有在事业上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吴式枢先生病重期间,吉林省、长春市以及我校领导多次到医院探望。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642次访问,全刊已有362124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