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乡的龙灯会

   期次:第586期   作者:严曦冉/文 李会/图   查看:68   




  要说年味浓,还得到乡间。农历正月初八,我随家人回到乡下,整个村庄热热闹闹,到处洋溢着喜庆而热烈的节日气氛。村子里请了戏台,角儿在台上唱、念、做、打,台下密密麻麻坐了许多人,叫好声沸腾地像要掀了头顶的蓬儿。戏台周围摆了一片小摊,棉花糖、吹糖人儿、烧烤串……被小孩们层层围着。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是穿新衣,好吃的,好玩的。而对于更多的村民们而言,一桌丰盛的菜肴是过年,一台大戏是过年,一场龙灯会更是过年。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围着饭桌聊着家常,一派温馨融融的气氛。不多时一位老大爷就会敲着锣走到每家每户的门前“催灯”———提醒大家做好迎灯的准备。等到第三遍锣声响起,四方乡邻便可以走到村子中央大广场,鞭炮四起,原先入夜寂静下来的村庄又热闹起来。广场的地面上一节一节卧着几十条“板龙”,这是村子里统一买的材料,由舞龙灯的人家做的。在板凳上用竹片编成拱桥的形状,再用纸糊上,板凳两头放上蜡烛,便是龙身。龙头与龙尾则是特别制成,栩栩如生。记得小时候我的二伯伯会亲自舞龙灯,家里便摆着这么一座板龙,我总是感到小小的骄傲。龙是祥瑞的征兆,寄托了一村人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企盼。
  时辰已到,龙头和龙尾在案前焚香叩首,祈求年年岁岁吉祥平安。烟花倏地在头顶绽开,一条条小的游龙游向天际,又有一簇极大的将地上的整条龙涵盖其中。随着号子的吹响,村子里的年轻人抬起大板龙,围成一圈,龙头开始追龙尾,龙尾又绕着龙头。只见人们手中的板龙,时而高举,时而斜执,时而两边挥舞,让自己的头灵活地穿梭于灯板之下。这便是“团龙”。待嬉闹足了,板龙来到马路上,龙头和龙尾开始拔河较量。龙头极大,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的人拉着,后面龙身节节相随。一旦肩上抬起了“龙”,这近百号人上下便都齐了一条心,动作浑然一体。待耳边号子声、锣鼓声一响起,众人便扛起肩上的板龙使出浑身的劲向前冲去,同时大声呐喊,场面极其壮观。龙头想走,龙尾不让,这一来一回间,大人小孩均笑闹不止。拔河时,村子里的女人小孩也会涌过来帮着龙头,一人一根绳子,好不神气。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宴中,老老少少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龙腾飞舞,灯光闪耀。敲锣的老人跟着龙走,时急时缓,锣鼓声飘荡在夜空中,增添了节日的喜悦。
  拉了两回后,板龙照例去村口的本保殿里祈福,随后便开始在村子的小巷里巡游。家家准备好了鞭炮,待板龙一来便噼噼啪啪燃放新春的祝福。
  乡村的夜晚极黑,星星极亮。抬头一看,哪处有烟花绚烂,便知板龙到了哪处。每到一处较大的广场便又开始“团龙”,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都由衷地感到快乐。
  蓦地,我想起了史铁生曾经写下的一段话:“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我想,过年也是这么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当我站在这片我眷恋的土地上,被过年的喜庆气氛包围,烟花在头顶绽放,心底缓缓腾起一股喜悦———这便是过年了!(作者系法学院本科生)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890次访问,全刊已有351964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