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皇宫废墟上建起的 科学殿堂———地质宫

   期次:第597期   作者:董汉良,龙云飞   查看:642   




  在美丽的长春市,有这样一座建筑,它不仅亲历了时代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吉林大学地学学科一个甲子风云激荡的发展历程;更以历史与自然融为一体,古朴与新潮交映生辉成为了长春的地标。她的前世今生充满了传奇,让我们走进———
讲述地质宫的故事,要从溥仪皇帝说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次年,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为“新京”。1932年3月,日本人开始制定整个新京的城市规划,由于伪皇宫偏居一隅,在一开始就被当作是临时办公地,因此“新皇宫”的选址就成为首要规划内容,最终他们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东、西民主大街之间的区域定为“宫廷建筑用地”。
  1934年,伪“满洲国”改名伪“满洲帝国”,溥仪也由“执政”变为伪“满洲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形同傀儡,日本人要求一切登基仪式都要按日本规制,这个怀着光复祖业之梦的末代皇帝只能把愤怒和诅咒无声地发泄在狭隘的经堂里。经过长久的“争取”,日本人同意溥仪在告天典礼时穿龙袍,但即位时仍需穿日本的海陆空三军统帅军装。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写道:“1934年3月1日的清晨,在长春郊外杏花村,在用土垒起的‘天坛’上,我穿着龙袍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礼……”溥仪所提到的杏花村,就是新“皇宫”的选址地点。
  将地点选在杏花村,有诸多原因。这里是长春的市中心,也是波状平原的最高点,且这一带风景秀丽。据史料记载,杏花村原为村民刘殿臣的私产,也称灌园。其间平冈交错,溪水斜流,遍植樱李,而以杏树居多,故称“杏花村”。1901年新任长春府知府王昌炽偶入杏花村,见其风光秀美,便带头捐奉集资筹款,将其购下,辟为园林,作为公用观景之地,村民刘殿臣也被作为园工留用。溥仪在此祭天登基后,杏花村的名气自然也就更大了。
  “皇宫”在其地址确定后的第6年,即1938年9月10日开建,当时还在今天的文化广场举行了“新宫廷营造开工式典”。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探和设计,并投入施工,“整地工程”全面展开。“新皇宫”由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宫廷营造科技佐彭野设计,模仿北京故宫,沿用前朝后寝的形式。宫殿坐北朝南,在日本人眼里,这还意味着“朝日称臣”。按当年的规划,“皇宫”占地51.2公顷,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三分之二,分为四部分。南面有一座占地3公顷的矩形宫前广场,时称“国都广场”,拟作为国民遥拜场所使用。广场北面,今地质宫大楼所在位置便是溥仪的“皇宫”,其第三层名为“正殿”,为溥仪起居的地方。最北面即原杏花村北部,则是溥仪的“御花园”,还有溥仪地下避难所。此外,还有一些供“宫内府”“禁卫队”使用的附属建筑。“正殿”施工后,浇灌了基础、地下室和部分地上混凝土。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了1943年,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物资匮乏,水泥、钢材和有色金属材料更为紧张。遵照日本主子的旨意,溥仪宣布把“皇宫”工程储备的金属材料“献纳”给日本皇军,用于“大东亚圣战”。原计划8年完成的“皇宫”工程在完成地下部分之后终告搁浅。那座位于现御花园公园内,1938年由日本大同株式会社设计修建的溥仪避难所是当时新“皇宫”内唯一竣工的建设项目,但却未曾使用过。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其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也随即覆灭。昔日预备作为皇宫的地段已经成为废墟,在那个时代人们的记忆中,那里曾被一片茂密、高大的松树遮挡住了视线。而遗留在地面上的只是些裸露着的参差不齐的钢筋头和水泥柱块,形同林木,格外凄凉。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人民共和国急需发展自己的地质事业。提到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就不能不说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李四光。让我们把时光回溯至1949年4月23日,这是南京解放的第二天。此时的李四光正远在欧洲讲学,可他得到一个令人忧心的消息,中科院院长朱家骅正在苦口婆心的劝导同仁撤往台湾。李四光公开表态说:“中科院撤往台湾,只好任有志者前往,若为地质所同仁避乱,似无多大意义,我个人绝不赞成。”他还回复了当时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俞建章的电报:南京如发生战争,切切不可远行。详函告。这是一个影响李四光一生的决定,也是影响中国地质学界未来的一个决定。1950年春天,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
  1951年早春,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和黑龙江的崇山峻岭,地质学家喻德渊教授正带领东北资源调查队风餐露宿,纵横驰骋,勘定了元宝山煤田、马蹄河铁矿。体乏尚可,心病难医。建国之初,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而当时地质人才极度匮乏,全国仅有299名专业地质工作者的现实使喻德渊教授陷入了沉思。7月,他上书东北人民政府,建议成立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同时致函恩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征求意见,得到李四光的大力支持。1951年8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决定和东北人民政府合办地质专科学校。由李四光任校长,喻德渊任副校长并负责筹建工作。同年12月1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俞建章、刘国昌、业治铮、颜惠敏、段国章、郭鸿俊、马振图、吴磊伯等一大批地学先驱积极响应号召,陆续从全国各地汇集长春,来实现心中地学教育的梦想。
  1952年,国家对地质学校进行大幅度整合,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建校不到一年,就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调整合并,改建为东北地质学院。10月12日,东北地质学院举行了成立庆典,文士祯任首任院长。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何长工同志前来祝贺,却发现这所高校没有固定的校舍。他在回忆录中说:“我去参加长春地院的成立典礼,那时,学院的教学活动分散在鸽子楼、二院、三院等处,全院处于类似‘游击’的状态,学生们的活动可以说都是在断壁残垣之中。”何长工随即与长春市人民政府领导具体商谈地质学院的校址及建设问题。时任长春市委副书记的汪小川(后来曾任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提出,“伪满”时规划的旧皇宫已有地基,学院如能在旧地基上建设教学楼,则把周围的地皮一并划归学院所有。何长工副部长代表地质部同意长春市领导意见。就这样,东北地质学院新校址就落脚于太和殿地基之上了。地质宫建筑投资达700亿元(旧币约合人民币700万元),在当时,这些钱可以购买近4万吨大米,或者修建100多公里公路,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这也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未完待续)(作者分别系我校档案馆副馆长、文学院2013届毕业生)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971次访问,全刊已有354090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