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蔡立东:睿智豁达和不同

   期次:第605期   作者:王君   查看:131   




  作为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法学科学研究的重镇,吉林大学法学院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他们以深厚的法学素养、洒脱的人格修养、突出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法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之中有这样一位优秀代表,他睿智儒雅、笃心治学、师德高尚。他,就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蔡立东。
  书生常怀青云志笃心从教情不移蔡立东,1969年3月出生于素有“北国春城”美誉的吉林长春,1987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吉林大学法律系改建为吉林大学法学院)。
  在攻读法学学士、硕士学位的7年间,蔡立东的生活出乎寻常的简单,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就能大致勾勒出他的生活全貌。但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蔡立东内心一直怀抱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远大追求。“在学习之余最让我感到心潮澎湃的是用法学思维分析现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秉持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让蔡立东对法学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7年平静而充实的象牙塔生活如白驹过隙,硕士毕业的蔡立东由一个青涩的少年蜕变成了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问,带着对法学的这种理解和领悟,研究生毕业的蔡立东去了吉林省交通厅工作,这份工作一干就是5年多。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他踏实肯干,用真才实学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同事的尊敬。但是蔡立东渐渐发现这份工作不能真正让自己兴奋,并感到生命的饱满,他人甘之如饴的“铁饭碗”无法给予他向往的具有无限延展性的空间。相较于每天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工作,他更加渴望“过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拥有一份存在无限可能性的工作”。他的内心中始终涌动着对法学研究、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于是,蔡立东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公务员职位,遵循本心回到了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回到大学、回归学术研究的蔡立东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一方。2001年任法学院副教授,2004年任法学院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8年任法学院副院长,2015年任法学院院长……顺风顺水的经历仿佛受到了命运的眷顾,其实勤奋刻苦、不懈努力才是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法门,潜心治学、诲人不倦才是推动他持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治学严谨文章妙满腔赤诚勇担当回校任教后的蔡立东始终耕耘在民法教学和研究一线。即便是承担了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后,他依旧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倾注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他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精品研究项目以及横向科研项目多项,获得科研经费支持近200万元。累累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为他赢得了众多的荣誉。他先后于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长白山学者计划”、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蔡立东对于民法研究的孜孜以求、夙夜匪懈。同事眼中的蔡立东,几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的概念,工作轨迹毫无断点。
  支撑蔡立东在民法研究道路上屡攀高峰的除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的学术态度外,更为重要的是那份与生俱来的解决时代困惑的热忱以及拳拳赤子之心。蔡立东始终不认同学术研究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他认为只有能够切中时代肯綮、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术研究才是最有意义的。
  民法基本理论、合同法、公司法、法律经济学是蔡立东的主要研究领域。他的学术研究脉络清晰,可以概括为“一个原点,三个基本方向”。
  蔡立东进行理论研究的原点是“个人主义方法论”。他主张个人构成了人之科学中分析的终极单位,也是各种价值的最终归宿。而个人主义方法论也是他认知民法问题、确定问题解决思路、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基本线索。“不考虑有目的的行动者个人的计划和决策,所有的社会现象都不可能得到理解。社会中存在的超越个体的规则、结构都是个体协商和选择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他确立了“裁判技术”的民法观,即民法是解决私人间利益冲突的技术机制,它以裁判规则为主体。这一民法观构成了认知民法问题、确定问题解决的民法思路、提供问题的民法解决方案的基本线索。
  在学术研究中,蔡立东遵循以上方法论立场,组织开发司法数据的挖掘技术,推动法学研究的实证转向,着力研究具有中国背景的问题,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寻找理论资源,形成了团体法秩序、中国土地法律制度、国有资产法律制度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致力于提升中国法学对世界法学以及法学对法律实践、对其他社会科学的贡献。其中代表性成果有《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构造》、《行政审批与权利转让合同的效力》、《法人分类模式的立法选择》以及《论中国民法的现代性问题》等。
  蔡立东之所以研究这3个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代社会道德相对化程度提高,人们内心缺失理想信念,因此容易在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里迷失了方向。大家的追求也愈渐趋同,金钱、地位、权力等外在成就成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蔡立东不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以上述3个方向为着力点解释时代困惑、探寻解决方法。
  首先,“农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把手”。土地作为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探寻合理的农地法权结构关系到中国发展的全局和根本。蔡立东以农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运用“权利分置”的理论,以“用益物权、而非所有权”实现对个体农民利益的维护,促进农地的流转和高效利用,厘定了所有权、承包权及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法律结构。
  其次,“研究团体法制度是为了探寻社会治理新道路”。当今时代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团体生活的阙如,而“信念迷失者,常有歧路彷徨”。蔡立东鼓励包容多元,同时试图通过团体内自律、伦理约束等方法维护社会秩序,使得不同目标的人们都能在不同的团体中得到承认和尊重。主要是借助法团主义的理论资源,实现了法人制度研究的逻辑转向和问题转换,以尊重团体中介角色为前提,秉持私法逻辑,以私人互动为分析基点,聚焦于私人组成法人所衍生的问题。
  最后,庞大的国有企业及其管理巨大的国有资产总量是亘古未有的实践,要使这一中国的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这就需要升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凝练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度安排,比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及其体现,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法律制度。
  蔡立东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将个人主义方法论作为学术原点,凭借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向3个基本的研究方向发力,通过自己及学生多年的学术探究,终于形成了一套日益完善的民法研究体系。
  在这套民法研究体系内,蔡立东研究的无一例外都是中国问题。因为他相信“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而中国学者也只有解决中国问题,才能发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研究成果。”平实的话语饱含他的爱国热情,这是他对学术研究、对国家、对时代深沉的爱。
  因材施教求真知七维学习飨学子在学术研究上蔡立东卓有建树,而在教学中他也是一名倾情投入的大学教师。除了对学术的热爱和孜孜以求外,在他的身上还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情怀。平日里在处理繁忙的行政事务的同时,他还认真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做学术研究,始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这一点在他就任法学院院长之后没有丝毫改变。就在今年他还与其他教师合作承担了法学院本科阶段的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的一门课程。
  蔡立东特别注重因材施教。针对本科生,他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他敦促本科生一定要将基础打牢,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而对于研究生,他侧重思维方式的培养,循循善诱,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自主选择研究领域和方向,指导他们完成相关的研究。
  蔡立东教授在多年民法教学实践中系统归纳出“民法七维学习法”。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蔡立东发现,刚刚接触法学专业的青年学生对于民法学习中、纷繁复杂的理论知识、制度、往往不得要领。感念于此,蔡立东总结多年民法教学实践经验提炼出“民法七维学习法”,为进行民法学习提供了一条较为清晰的思路。
  所谓“民法七维学习法”,就是学习民法时以问题为导向,以理念为指针,以技术构成为核心,以体系为背景,以历史演化为线索,以比较法为参照,以诉讼为检验平台。民法学习通过逻辑严密、有的放矢、环环相扣、全面系统的7个维度展开。同时“民法七维学习法”还强调在民法教学过程中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有机的、系统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转型,对培养创新型法学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儒雅谦谦学者风睿智豁达和不同蔡立东是一位出色的学者,许多学生都说恩师给自己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他身上所透出的儒雅睿智。“老师的儒雅睿智并不只是一种外在的风度或外在的气质,而是融合了许许多多内在的学识、修养、品格等在内的综合表现。这种儒雅睿智代表了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学术修养和人生修养”他的学生如是说。蔡老师有4句话在他的学生中广为传颂。
  第一句话是“人是有限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如此,承认人的有限性,也就是局限性,是人之理性的体现。扬长避短是人首要的生存智慧,超越自己能力极限的追求容易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因此,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其次,超越他人接受能力极限的要求容易将彼此拖入烦恼的泥沼。因此不能对他人预期过高,不能苛求他人必须达到自己的预期,这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折磨。
  第二句话是“人是多样的”。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彼此相触又独树一帜。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造就了每个个体的独一无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人,只有坚持求同存异的处事原则,才能在差异中和谐共处,在学习交流中共同成长。
  第三句话是“帮助别人就是慈善”。这句话蔡立东一直身体力行。不管是学生、同事还是朋友,蔡立东都饱含真情、以诚相待。无论有什么需要或者困难,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帮你出主意,想办法;甚至对处于困境的陌生人,蔡立东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双手,不求回报地解囊相助。对于学生,他更是毫无保留,悉心教授。学生们也许很难与他直接进行学术思想上的平等对话,但是每一个与他交流过学生都会由衷感叹,恩师的学术思想和对世界的体会是如此的别出机杼。他的生活轨迹就像航标,指引学生前行的方向。
  第四句话是“任何试图改变他人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不管是亲人、朋友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主体性,都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因为无论是改变别人,还是被别人改变都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与其彼此痛苦,不如互相尊重,在各自不同的人生中相映成辉。
  蔡立东对事端正而不古板,豁达而不盲目乐观;对学术入迷而不沉溺,严谨而不墨守成规;对人宽容而不纵容,亲厚而不失分寸。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639次访问,全刊已有361604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