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回到八舍

   期次:第642期   作者:徐言起   查看:24   




  1983年7月8日坐在高考考场里的我,冥冥之中就和吉林大学八舍结下了情缘。在八舍你的怀抱里生活了4年,在人生最美妙的4年时间里,有欢乐、有迷茫、有开朗、有苦闷……是你博大的胸怀温暖了我、安抚了我、鼓励了我、呵护了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2017年7月8日,离开30年之后我又回到了让我魂牵梦绕的八舍———我心中神圣的“布达拉宫”。我多么渴望此时我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五体投地匍匐在你的脚下,一步一叩地缓慢地接近你,任泪水肆意地在脸上流淌,去嗅你身心熟悉的味道,去亲吻你身上每一个地方。
  吉林大学第八宿舍是吉林大学文科院系学生宿舍,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建筑,红砖墙青瓦。半地下室是食堂,地上三层是学生宿舍,能住近千名学生,每个寝室大约12平米左右,能住10多个人。我的宿舍曾住过13个人,上下铺,每个学生就一张床而已,简陋至极。我们吉林大学政治学系38名学生就共同生活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就成了一个集体。因为是政治学系首届本科生班,参加全校任何活动都要代表全系参战,大合唱全体上台,体育比赛什么项目都报,接力比赛经常被别的系拉一圈,我们最后一棒的女同学孤独地在赛道上跑完一圈,下来后鼻涕一把泪一把,汗水也是一把。因为班级团结,所以同学间显得格外亲切,同学情谊也相当深厚。匆匆4年,一闪而过,毕业之后各奔东西。随着岁月流逝,思念之情愈发浓厚,经我们辅导员冯超老师、王育林老师联系组织,毕业30年后,终于在八舍同学们成功聚会。
  因为吉大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政治学专业的高校,我们的系主任王惠岩先生(全国泰斗级学者,后期曾给中央政治局常委上课)亲自给我们上课。他说,你们是首届生,我要亲自给你们上课。你们是我的大弟子,我要高看一眼。没有教材、没有教师,没有可参考的课程安排,没有可借鉴的办学经验,全部在摸索中前行,我们本科生也跟着受累。因为没有教材,同学们上课记、下课抄,有时老师讲课语速快就要借鉴好几个同学的笔记比较、归纳。因为大家都比较用功,全班同学全部合格毕业,没有一个掉队的。很多同学顺利地考上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在各行各业都成为了中坚力量。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给吉大丢脸,没给政治学系丢脸。
  八舍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为政治学系首届学生较少,寝室安排相对集中,男女宿舍住对门住隔壁,男女同学之间走动很频繁。常出现男生一头扎进女生宿舍,女同学一头扎进男生宿舍,甚至男生一进女生宿舍,直接就往上铺爬,吓得女同学尖叫,男生这才缓过神来,尴尬地红着脸跑出去。有时为了活跃气氛改善伙食,我们就一起动手包饺子,拌馅、擀皮。没有擀面杖就用啤酒瓶子,没有盘子就用脸盆子,包的饺子各式各样,大家吃的那个高兴啊,至今难忘。后来调整宿舍,我们又和几个85级同学合寝,仍然相处得很融洽。其中,85级朱迪俭是我很欣赏的小弟,或者说是我比较崇拜的学弟,极其聪明,性格开朗直爽,大脑门小眯眼,思维敏捷,学东西一看就会。围棋我下了两年,他看了一会儿,就把我杀的稀里哗啦。在此之前,他从没有下过围棋。从此以后,我就再没下过围棋。
  激情再被燃起是在2014年政治学84级入学30年同学聚会时。同学发给我一段《老同学》歌曲视频,一听歌曲我就愣住了,“红墙、白杨、青瓦,谁在八舍窗前弹着吉他?柳絮、枫叶、)花,谁在小白楼长长的灯光下?”熟悉的场景瞬间占满了我的脑海。岁月仿佛一下子回到30多年前,泪水不知不觉地盈满了我的双眼,任由泪水流下。当年我们是唱着《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离开校园的,20年早已过去,30年就在眼前。我离开你太久了———我的母校,我的青春,我的同学,我的八舍,我心中的“布达拉宫”。该回去看看了,看看你是否还像我梦中梦到的一样?
  现在我就站在八舍的楼前,没变,真的没变!衷心感谢吉大校领导的细心,考虑到从八舍走出去的吉大众多莘莘学子的情怀,整个楼只做了简单的维修,保留了整个楼宇的原貌,“原汁原味”,台阶没动,走廊水泥地面没动,扶梯没动……特别是鲜红的大门没动。听看门大爷说,校领导千嘱咐、万叮咛红大门千万不能动,几遍补修、几遍打磨、几遍上漆,花费的费用够换几次新式大门。再次感谢吉大校领导,我深深地给你们鞠躬,你们的情怀才是高等学府领导的情怀。此时我才明白了梁思成、林徽因为保护北京的几座城门在人民大会堂上据理力争,声音嘶哑,那是一份对故都的情怀啊!也明白了林徽因会后在会堂角落里默默地抽泣时的那份无奈、那份委屈、那份不甘!
  抚摸着寝室熟悉的门框,脚踏着熟悉的水泥地面,目视着自己曾躺过的床铺的位置,仿佛又听到了年少时同学们嘁嘁喳喳的说笑声,夜深人静时同舍友的呼噜声、梦呓声、悉悉索索的翻身声,蹑手蹑脚出去上厕所的开门声;嗅到了放在暖气片上烘鞋垫的味道,同学们运动回来身上的汗臭味,几位老大抽旱烟的油烟味……通向半地下室的通道依然是黑暗的,4年时光一日三餐我们都要从这里走下走上。18岁的年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到饭点肚子早已咕咕叫了,就盼着早点下课,早点排队去买米饭、排骨、酸菜、溜肉片、番茄肉片……记不得由于着急去买饭,在通道里摔了多少个跟头,记不得因为排前排后和同学闹了几回摩擦,记不得几回因为晚了,没饭了,垂头丧气地在通道往上爬。
  深深地感谢你———八舍。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我的青春期18到22岁,人生最佳的黄金期就是在你怀抱中度过的。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是在此期间建立的,从青涩到成熟转变就是在此间完成的,从井底蛙到小禾刚露尖尖角就是在此间成长的。你是我精神的寄托,力量的源泉,成长的动力!(作者系我校政治学专业83级校友)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545次访问,全刊已有362534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