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校长张希:心有大我为国育才

   期次:第732期      查看:97   





  原标题:《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心有大我为国育才》【新华社】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郎秋红孟含琪(2019年第50期,2019年12月14日)◇高校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学生,也包括培养教师,想要立德树人,先要立德为师◇对研究型大学来说,不上课不能称为老师,不搞研究很难成为好老师◇教育的本质是把灯点亮,而非把篮子装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一批数理化大师和古文字学大家云聚白山黑水间,在吉林大学播撒科学和人文的火种。
  新世纪初,六校合并,铸就了新吉大的“红白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革命精神;满腔热忱、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
  今日,后继者们正擎起燃烧的火炬,誓将老一代大师、大家留下的精神传承下去,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瞭望》新闻周刊就此采访了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
  掌舵母校继往开来《瞭望》:吉大是你的母校。在母校做校长,你有怎样的体会?
  张希:我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在这里学习了十年,工作了十年,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岁月。
  学习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对每位学生的关怀与培养。我遇到了许多敬业负责的老师,他们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教授也会亲身为本科生授课,课后给学生耐心解答问题。
  老先生们还会开设暑期讲习班,形成与课堂教学的补充。我那时有幸聆听了唐敖庆先生开设的“高分子标度理论讲习班”,遇到物理难点,他帮我们补物理;碰到数学难点,他帮我们补数学。他讲的课逻辑性很强,深受学生喜欢。
  后来我有机会问唐老师是如何吃透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热纳的《高分子物理学中的标度概念》的。他说这本书很薄,但他读原文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从头推演了一遍,再开始高分子固化理论的标度理论研究。听唐老师的讲座,实际上也是在学习他做人、做学问的秘诀。
  为了了解学校的情况,我一一走进课堂、实验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等地,感觉到既熟悉又陌生。
  首先是学校硬件条件今非昔比。以实验设备为例,过去吉大缺少先进的实验设备,经常要借助国内外合作大学的实验条件开展科学研究。我多年前在学校开展一些分子自组装研究时,每年都要穿梭于吉林大学与德国几个大学之间,在寒暑假利用他们先进的实验设备做结构与性质的表征。但是今天合作学校来我们学校参观,看到无机合成与制备和超分子结构与材料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时,会禁不住感叹:“这是世界一流的化学实验室。”
  其次是学校传统得以传承。一些老师对自己讲授的课程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既有历史和故事,又有思想和方法,有的课程虽离我的专业很远,但听起来饶有趣味,这说明学校重视教学的传统得到了传承。
  《瞭望》:作为吉大新一任校长,你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张希:有着73年建校历史的吉林大学,是我党亲手创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52年学科调整之后,可谓大师云集。先贤们为学校奠定了基础,注入了灵魂,形成了传统。如励志图强的家国情怀,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2000年以后,原吉林大学先后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以及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成新的吉林大学。吉大的精神内涵从此得到了丰富。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把新吉大精神形象地凝练为“红白黄”。(下转第2版)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848次访问,全刊已有353995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