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的第一次田野考古实习

   期次:第743期   作者:杨建华   查看:18   

前排左一为作者

杨建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1978年在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她是我国考古界外国考古方面专家,科研方向有考古学理论与学科发展史、西亚暨两河流域史前研究、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考古。

1976年4月我是吉大考古专业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第一次参加考古田野实习,实习地点是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

1975年的春天我还是吉林省农村的一名知青,时隔一年我已作为一名吉大学生来到了河北的农村,因此感觉到了明显的对比。吉林省的农村,虽然住着草房,墙是草拌泥堆筑的。而河北的农村都是很像样的瓦房,有的院子还用水泥抹的地面。但是在吃的方面,东北农村的正月,几乎每家都要杀猪,冻很多的粘豆包,还有一缸酸菜。而在河北,我们发现这里的农民舍不得吃纯粮食的面食,里边要掺杂谷之类的东西。我下乡的东北农村,全村只有一户人家有自行车,他是大队的小学教员。而易县的农村几乎每家都有自行车,后来我们去别的村附近的工地发掘,都是身为农民的民工骑车带着我们从驻地的这个村儿到发掘工地的。由此我发现同样的财富,东北农村和河北农村对财富在衣食住行上的分配是不一样的。这应该是由当地的文化传统造成的。

说到田野发掘,我们这次发掘的每个探方,都是我们七五级新生和七三级的老生混合组成的,但是带队的老师只有匡瑜和林沄两位老师是考古的专业老师,所以不可能每个探方都有考古专业的老师。我们探方虽然没有考古的专业老师,但是有一位技工,他常年在燕下都从事考古,非常有经验,他是我从事考古田野发掘的第一位老师,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终生受益。

这位技工当时30多岁,高高的个子,话不多。他的发掘工具就是一把平头的铁锨,他铲平面和灰坑找边都是用铁锨。他非常有力气,可以用平头铁锨把地面铲得非常平整,在上面找各种遗迹线索。有时,他铲平地面时就会说“要变土层了”。我不解地看着他,果然不过多时,在探方壁上就露出了新的地层。他是通过手感和眼睛发现了土质和土色的变化。是他教会了我识别土质土色,教会我把平面和剖面结合起来观察。他用平头铁锨找灰坑壁的方法更绝,当灰坑下挖到一定深度时,他把铁锨与探方壁呈直角向探方壁戳去,完整的灰坑壁就垂直地坠落了,坑壁完全没有探铲留下的痕迹。因为灰坑内的土比它打破的土层松软得多,所以河北等中原地区的遗址非常适合第一次参加田野实习的本科生。

第一个探方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进入到室内整理阶段。一般都需要一天到两天的时间,但是我们探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并不复杂,不到一天的时间,我们就整理完毕。很快我们就转入了第二个探方的发掘。通过对第一个探方的总结,我发现在发掘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得非常清楚,所以我特别期待进入第二个探方,想通过第二次这个重新给我的机会,留意这些没有搞清的问题。在考古发掘的间歇,林沄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商周考古,我们坐在马扎上,社员家的院子里还有鸡和羊的叫声。我记得林老师讲商周考古时几乎一半的时间是讲授商周的历史,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学习中国古代史。

当时河北省配合我们发掘的是燕下都工作站的石永士老师。吉大带队的是当时作为考古教研室支部书记的李木庚老师,他不仅做这支队伍的思想工作,还为我们做了大量的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通过和县里协调,李老师给我们争取了尽量多的细粮,所以我们的生活还是非常有保障的。每个人的两个探方发掘结束后,进入到大墓的发掘过程,不需要那么多学生了。当时林沄老师在编撰《工农考古基础知识》,我就被分配到编印此读本的刻钢板和印刷的队伍中了。

后来在湖北江陵负责发掘的张忠培老师也赶到了燕下都工地。我们已经进入到发掘的尾声。根据这些出土的陶器,张老师领着我们几个同学来排陶器。当时完全不懂张老师的思路,只是看着他怎么样来排陶器。现在回想起来,这么好的机会,我都完全错过了,因为不懂基本原理。张老师虽然给我们解释了,但是并不是从头讲起,听着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不管怎样,总算看到了张老师分析陶器型式演变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考古发掘结束之后,老师们安排我们到北京参观,我们住在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宿舍里。这使我深深地感到北大同行给予我们刚刚创办的吉大考古专业极大的支持与帮助,老师们当时给每位同学买了半个月的北京市内的公交月票。我们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北京,非常兴奋,除了上课和参观,我们马不停蹄地跑了北京很多的景点,多是与历史有关的地点,如十三陵和长城。那时北京的交通还不太拥堵,我们每天早晨从北大出发到北京市中心,比如故宫、国家博物馆,从动物园换车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在北大,严文明老师为我们做了讲座,讲彩陶西进的过程。严先生论证问题时严密的逻辑性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社科院考古所,苏秉琦先生为我们做了讲座,当时不是完全能够听懂这个讲座,我只记得他讲了广东的有段石锛,还讲了谱系的问题,我记得黑板上画了一棵树。对于苏先生这样的考古大家,我们作为一年级的学生,真的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但是我们永远都记得严厉的张忠培老师见到他的老师苏秉琦,对老师的佩服和尊敬,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惊讶。

当时在北京参观的时候,是林沄老师领着大家参观。每到一个商周青铜器的展柜前面,林老师就结合他给我们上的商周考古课的内容和这件器物来分析和讲解。我们大家听得非常认真,只是有的时候人多,我们都挤不到前边,看不清林老师所讲的器物。所以这次发掘和参观学习对我这个一年级的考古学生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作者系我校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29次访问,全刊已有353995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