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全育人

关于如何构建吉大特色思政工作体系的几点思考党委书记 姜治莹

   期次:第774期      查看:116   

编者按:

“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近年来,我校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新要求新部署,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抢抓时代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不断提升学校思政工作质量,全力落实思政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构建吉大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报开辟 “三全育人”栏目,刊发系列文章,以总结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成效,展示我校思政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入选全国首批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全校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落实校党委工作安排,思政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加快构建思政工作体系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是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抓好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就抓住了思政工作的 “牛鼻子”,将为我们践行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担负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 把准正确方向

一要深刻领会中央新要求新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了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必须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特点,准确把握学校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完善学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和举措。

二要准确把握学校新形势新任务。2020年,吉林大学召开了 “加强 ‘三全育人’工作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印发了 《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方向明确、系统完备、运转高效、发展开放的吉大特色思政工作体系的重点任务。在2020年9月召开的党委全委会上,学校确定了 “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的“三大工程”,把构建吉大特色的思政工作体系作为引领工程,居于首位,突出了思政工作的首要位置,凸显了铸魂育人的关键所在。学校印发了 《吉林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课程思政体系纳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之中、纳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之中,以实现课程育人水平提升与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同步推进。

三要全力落实思政新思路新举措。“三全育人”注重育人要素资源的全面发掘,着眼于让育人主体 “动起来”,让育人过程 “活起来”,让育人质量“升起来”;思政工作体系构建更加注重让育人动脉 “强起来”,让育人血液“流起来”,让育人效果 “好起来”。为确保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有效衔接,学校将 “2020年书记履职亮点项目”核心任务全部列入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方案,进一步强化硬核指标建设,这是构建具有吉大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发力点。

同心合力攻坚 提升课程质量

一是加强思政课程建设。要理直气壮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有 “高度”的事情做得有 “深度”。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师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始终如一加强政治建设,教育和引导师生用 “四个意识”导航、 “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守好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主战场,做到不负初心、不负前人、不负使命;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优势和辐射作用,当好 “排头兵”和 “宣传员”,引导更多的师生 “学马信马用马”,擦亮师生的政治底色。

二是强化课程思政作用。这是当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所在、难点所在。思想观念上要清晰准确。专业课教师脑中要明确 “思政”这项任务,强化主动作为。操作方法上要科学合理。课程思政的实践在课堂,课堂教学好不好是关键。成果成效上要润物无声。专业课上讲思政,强调的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更直观、更感性,要让同学们在耳目一新的课堂体验中取得豁然开朗的收获,于醍醐灌顶的思想顿悟后形成躬身践行的自觉。

三是发挥第二课堂功能,要厚植家国情怀。当前,要以 “四史”教育为抓手,引导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让师生深刻认识 “中国为什么行”,让爱国主义精神的旗帜在师生心中高高飘扬。要讲好抗疫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致知力行中感受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自觉把爱国情融入血脉中、把强国志刻在骨子里、把报国行根植学习中。要办好 “红色课堂”,通过乡村支教等多种形式,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树正气的实践教育活动,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 “有意思”。要弘扬吉大精神,充分挖掘学校的红色历史、奋斗历史,把 “传统”的事情做得“系统”,让红色文化一脉相传。持续赋予吉大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传承好白求恩精神、黄大年精神,利用好自创话剧、音乐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聚焦关键点位 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教师要争做大先生。专业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引导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寻找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制意识。要积极挖掘,找准育人角度,挖掘不同类型课程的侧重点,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做到如盐化水。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实践,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积极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凝聚力。

二是辅导员要做好引路人。要做到 “德为首”。要守公德,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要严私德,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要做到 “爱为先”。要爱我们所在的岗位,只有爱岗才能敬业,也只有爱岗才能立业,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爱我们所带的学生,要像对待亲人和兄弟姐妹一般关爱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知心人。要做到 “能为本”。既要肯干,又要会干,既要成为全才也要成为专才。

三是管理干部要勇当急先锋。要“脑中有弦、心中有数”。要牢记 “学生成长发展”是第一职责, “师生满意高兴”是第一标准。要 “肩上有责、眼中有活”。工作精力必须向育人倾斜,工作资源必须向育人集聚。要“脚下有路、手中有招”。切实把好方向盘、风向标,工作要围绕育人的理念去设计,围绕育人的目标去推进,围绕育人的成效去评价。

强化责任落实 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担当作为,种好 “责任田”。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都要把思政工作体系建设任务记在心上、扛在肩头、落到实处,确保压力层层传导。全校上下要将各项工作与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明确育人责任,建立部门协作的常态机制,形成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共同担责。要逐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共同参与、工作协同有力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的领导责任,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步步开展、一项项分解、一件件落实、一年年见效。

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共画 “同心圆”。要激活学院办学积极性。深化 “放管服”改革,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赋予学院相应权利。要打破机关跨部门障碍。思政工作体系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跨部门协同联动,需要多位分管校领导带领不同领域的多个部门共同完成。

三要强化评价考核,用好 “指挥棒”。要构建科学化评价机制。依托“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人才项目评审等环节中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构建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思政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开展常态化考察调研。责任部门要定期调度、定期总结、定期督导。学校班子成员要开展大调研、进行大走访、组织大讨论,切实发挥“关键少数”带动 “绝大多数”作用。中层班子要及时发现症结、准确分析原因、正确处理问题,做到真负责、真落实、真反思。要实施规范化监督考核。将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成效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将师德水平和育人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对其他教职员工,也要将育人职责的履行情况作为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绩效评定的重要依据。

“三全育人”工作永远在路上,加快构建思政工作体系的 “新命题”已经提出,我们要坚持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不止步于当前思考,再下苦功夫、再立长久功,为构建吉大特色思政工作体系、提升吉林大学思政工作质量,继续扬帆远航。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0039次访问,全刊已有363457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