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整合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德育崭新高地

———吉林大学创建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纪实
   期次:第456期   作者:王毓鑫  赵山   查看:36   

  吉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学生 德育工作,无论是在我党创建吉林 大学之初,还是在新世纪我国高等 教育改革发展、乃至今天在建设国 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的进程中,吉林大学始终致力 于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2007 年以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紧紧依托合 校优势,凝练吉大精神,着力破解 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整合性不强、针 对性不够、实效性不足等倾向和问 题,探索建立起了与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相适应、相协调的学生德育工 作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德 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孕育:源头活水催生德育特色亮点吉林大学是我党亲手创建的 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历经66 年的 发展,特别是经过2000 年的合校, 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办学规模最大、 学科门类最全、优秀人才众多、综 合实力强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凝 练出了“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吉 大精神,也孕育匡亚明、唐敖庆、李 四光、饶斌、白求恩等文化科教名 人,这些精神传统是吉林大学的精 神血脉,内化为吉大人的本质底 色,成为吉大人的文化基因。
  5 年来,吉林大学已经建立了 9 个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 分别是:红色传统教育基地、亲情 工作室、育德苑、学生法律素养培 育基地、天使心职业道德教育基 地、四光苑、工科学生职业素养教 育基地、心理驿站、竹青知行园。
  9 大基地背后所蕴含的是吉林 大学不同学科、众多人才经过长期 积累所形成的德育文化传统,这些 传统对基地的创建提供了有力支 撑。四光苑,以地学部资源为依托, 以李四光院士的科学创新、热爱祖 国、勇于创造、埋头苦干、勤于实践 的精神为德育工作支点,形成了具 有地学特色的基地;天使心职业道 德教育基地,以白求恩的无私奉献 精神及南丁格尔的爱岗敬业精神 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线,创建了 旨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主义 精神的德育基地;享有“中国汽车之 父”盛誉的饶斌是吉大工科人物的 杰出代表,工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基地便以饶斌自强不息、襟怀坦荡、 坚定信念的精神为德育之基,着力 提升工科学生的职业素养。
  9 个特色基地,以坚实的基座 和构架,支撑起整个吉林大学学生 德育工作新高地。
  整合:多重互动引得春色满园吉林大学勇于突破以往比较 僵化的德育工作模式,从整合工作 资源入手,以吉大精神为支柱,依 托校内、校外两种工作资源,调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积极性,坚 持党组织引导和学生自主参与双 向互动,多角度激活各种功能要 素,打造出全新的教育模式,实现 了德育从点到面,从质到量的跃 升。
  组织引导,构建机制。为了强 化基地作用,提升育人功能,吉林 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德育 工作创新示范基地”的创建和评选 活动,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方 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学院,要求 各学院立足自身已有的工作基础, 明确本学院主题定位,精心制定基 地规划,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 机构、工作人员和建设经费到位, 学校统一制定评定遴选标准,使基 地的建设和发展更具导向性。
  优化资源,增强实效。每个基 地的活动均广泛面向全校学生,突 破学院自身局限,使基地具有很强 的开放性。各基地以一个或者多个 学院资源为依托,使以前不完备的 资源进一步整合,在更好发挥资源 功效的同时,让学生更系统、更科 学地接受德育教育。各个基地还针 对学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通 过不同视角、不同方式、不同主题、 不同内容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 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德育教育平台, 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法律素养培育基地为学 生提供了法律实践及法律知识普 及的平台,开展了“模拟法庭”“生 活中的法律”“每周法律论坛”等具 有针对性的活动,吸引更多同学的 关注和参与,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 识和法律素养;红色传统教育基地 就是依托文学院建立起来的,文学 院被确定为学校德育创新示范基 地时,已经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活动有20 多年,确立了 “学历史、讲传统、帮思想、建功业” 的主题,围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 素质,培养合格接班人”这一中心 做了大量工作,有良好的工作基 础,因此被确定为学校首批学生德 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良好 的示范作用。9 大基地依托的学院 从全校40 余个学院中脱颖而出, 既有原来各自的良好工作基础,更 有学校层面上的整体推动和有效 保障,真正凝聚起了做好德育工作 的强大合力。
  以人为本,真情关爱。积极推 动德育从被动到主动、从灌输到引 导、从说教到呵护的转变。心理驿 站基地整合了整个农学部的心理 健康教师资源、硬件资源和经费投 入,使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端口前移,提升了工作效果,对全 校各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基地针对 不同学生群体的问题,制定了不同 的解决方案,有的放矢,收到实效。 亲情工作室针对学生的情感问题, 建立了特殊学生群体情感档案,实 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情感帮扶, 这种人情味浓厚的疏导方式让学 生体验到了家的温暖。亲情工作室 和心理驿站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情感互动活动,有效地缓解了 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了学生的心 理品质,2008 年以来,心理危机预 警人群逐渐减少,成功干预了心理 危机事件150 余起。据调查显示, 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快 乐指数逐年提升。
  实践:扎根沃土结出累累硕果吉林大学在德育工作中,创造 性地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把 社会实践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课 题,特别是作为示范基地核心内 涵,打牢了德育教育的实践基础, 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竹青知行园基地发扬 “小巷 总理”谭竹青同志“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加深了同学们对社区行 政工作的理解,提高了同学们的 行政能力和公仆意识,树立了同 学们“从基层做起”的成长观和成 才观。同学们参加主题教育活动, 得到了来自基层真实的行政工作 体验。通过对社区管理模式及工 作方法的调研,形成了30 余项校 级以上的科研成果,为社区问题 的解决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和对策20 余项。
  天使心职业道德教育基地通 过开展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 会服务意识,让同学们树立救死扶 伤、仁心良术的职业道德观念,形 成了同学们未来医学职业生涯正 确的职业操守。基地同学们参与申 报的《长春市青年自组织结构比较 研究》等省级以上课题3 项,公开 发表了《长春市社区老年人高血压 患者膳食结构现状调查》等论文40 余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科研 能力和水平。
  工科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基地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基地组织同学到沈阳机 床集团、山东临工集团、天津丰田 集团等企业进行实践教育活动,使 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不同企业的 文化和理念。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 了企业,对就业选择及就业前景有 了整体性把握。实践之后,学生们 还将自己的感受进行汇总,连续3 年出版了专辑《七月阳光》。除此之 外,基地还邀请一些企业成功人士 为学生们进行职业素养指导,让学 生们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更理性的 规划。
  5 年的不懈努力,吉林大学学 生德育工作创新示范基地成果丰 硕。累计出版《薪火传承》《新形势 下大学生班集体建设》两部专著, 发表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现状与对策》等10 余篇,每年开展 主题教育200 余场次,累计受教育 人数达2 万余人次。
  吉林大学在学生德育工作中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 了一些成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者深切懂得:学生德育工作 依然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与 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 相比,与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 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 吉林大学将以创新的意识、励志 的信念和务实的方法,不断开创 学生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与 时代共进步,与人民同呼吸,用知 识的力量,振兴中华、改变世界的 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更 大的贡献。

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275次访问,全刊已有3626629次访问